國外無土栽培的發展簡介
在設施農業中,無土栽培正在改革著傳統種植方式,成為飛速發展的新興學科。實踐證明,無土栽培具有節水、節能、省工、省肥、減少環境污染、防止連作障礙、產品無污染及高產、高效等一系列特點。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國家就應用無土栽培(
無土栽培人才)技術生產蔬菜供應部隊。到20世紀60年代,無土栽培技術在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70年代后,出現了營養液膜技術 (NFT),生產成本有所下降,后來又出現多種人工基質,其中巖棉的應用較廣,發展迅速。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無土栽培商業化生產的國家,主要集中在干旱、沙漠地區,主要栽培作物有黃瓜、番茄(
番茄人才)等蔬菜,無土栽培面積超過 2 000 hm2。荷蘭是無土栽培最發達的國家,其無土栽培面積達4 000 hm2,有64%的溫室都采用無土栽培技術。日本也是無土栽培較發達的國家,其無土栽培以巖棉培和NFT為主。無土栽培面積約 300 hm2。現在世界上商業性無土栽培是以基質栽培為主。荷蘭的基質栽培占無土栽培總面積的 90%以上,法國占 81%,加拿大占 80%,日本各種循環水栽培占80%以上,比利時基質栽培面積占50%左右。
世界各國采用無土栽培主要生產蔬菜、花卉和水果,在歐盟國家溫室蔬菜、水果和花卉生產中,已有 80%采用無土栽培方式。歐盟規定, 2010年之前,該組織所有成員國的溫室必須采用無土栽培。產量高是無土栽培的最大特點。世界上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其番茄產量可以達到45~55 kg/m2,黃瓜產量達到50~70 kg/m2。為此,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采用計算機實施自動測量和自動控制,先進國家又采用了專家系統的最新技術,應用知識工程總結專家的知識和經驗,使其規范化、系統化。形成專家系統軟件,它可以完成與專家水平相當的咨詢工作。并可為用戶提供建議和決策。
目前,世界上的無土栽培技術發展有兩種趨勢:一種是高投資、高技術、高效益類型,如荷蘭、日本、美國、英國、法國、以色列及丹麥等發達國家,無土栽培生產實現了高度機械化,其溫室環境、營養液調配、生產程序控制完全由計算機調控,實現一條龍的工廠化生產,實現了產品周年供應,產值高,經濟效益顯著。另一種趨勢是以發展中國家為主,尤其是以中國為代表,根據本國的國情和經濟技術條件,就地取材搞土法上馬,手工操作,采用簡易的設備。這些國家發展無土栽培的目的是改造環境、節約用水和節省土地資源,解決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本文地址:
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6736.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
文章錄入:希望的田野 責任編輯: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