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北碚區柳蔭鎮發展早熟梨的對策與措施
(1)加大對早熟梨的投入 長期以來,我鎮水果生產發展品種繁多,其資金投入較分散,在梨樹生產上投入不足。早熟優質梨其品質和成熟期在市場有很強競爭力,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梨新品種引進、技術培訓推廣、生產基地建設、商品化處理、冷鏈營銷體系建設、市場開拓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特別是要加大對生產基地建設、產品加工和銷售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堅持“大搞大扶持,小搞小扶持,不搞不扶持”的原則,建成一片生產基地,帶動一方農民致富。
(2)實施早熟梨標準化工程 優質早熟梨生產標準化是梨樹生產和農業轉型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買方市場漸漸占主導地位,市場將決定生產。市場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市場的要求,就必須進行標準化生產,否則,一個優良品種生產不出優質果品,或商品率很低,優質果賣不了好的價錢。梨標準化生產的內容是全方位的,包括苗木繁育標準化,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商品化處理,以及鮮梨購銷標準化等。
(3)扶持梨產業化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組織載體和關鍵環節。大力扶持規模大、起點高、技術新的龍頭企業,積極鼓勵和支持有競爭力、優勢強、成長性好的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堅持“誰有能力誰發展,誰有本事誰牽頭,誰當龍頭扶持誰”。通過市場機制,鼓勵、引導企業及眾多的社會資金注入,增強現有龍頭企業的經濟實力,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聯合協作,發展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4)加強經濟合作組織建設 經濟合作組織是提高農戶組織程度,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需要,也是政府支持保護農業的需要。從經濟的角度培育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生產經營的需要。結合我鎮歷史經驗和發達地鎮的成功經驗,建立起以自愿為主的農民協會和專業農戶協會,使之在生產和產后流通發揮重要作用。
(5)加強生產管理技術培訓 增強發展意識,從市場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進一步矯正一些傳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走勢。根據我鎮果農的生產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生產技術和市場觀念的培訓,提高果農的素質,適應市場的發展。
(6)加快新品種的引進和更新 在品種上實行“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早”的策略。同時針對不同的早熟梨品種有其最佳的土壤生產環境,不同的品種對生產技術的要求不盡相同,積極開展不同的早熟優質梨品種在我鎮各村的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等試驗、示范,找出最佳的生態環境和生態適宜村,規模化發展早熟優質梨基地,做到品種最優,環境最適宜,生產管理技術實用,熟期早,實現早熟優質梨品質上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