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國獸藥殘留監控難點及存在問題
2. 1 畜牧業發展模式及特點的制約目前,發達國家的畜牧養殖業采用以資本投入為主的集約化發展模式,其特點是 飼養規模大,農場數量少,單產量高,勞動力少。例如,美國百頭奶牛以上規模養殖場的數量約1. 8 萬個,約占全國飼養奶牛的75%,其中千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占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2005 年在保證牛奶和豬肉產量穩步增加的前提下,奶牛場由1974 年的約40 萬個減少到7. 8萬個,養豬場由約47 萬個減少到5. 8 萬個。而我國人口眾多,農村人口也多,加之地區間差異性大,經濟發展不平衡,形成農戶、專業戶、規模化小區等多種飼養方式并存局面,屬于以勞動力投入為主的傳統畜牧業發展模式,其特點是: 飼養規模小,養殖點多,生產效率低,勞動密集性大,動物發病率高,不利于畜禽的疫病防治,養殖不規范,監管難度大。
2. 2 組織化程度及經營模式的限制發達國家的畜牧業屬于高度組織化產業,具有獨立的農業合作組織,向農牧業者提供生產、銷售加工、供應、金融、防疫和培訓等系列服務,并參與行業規章制訂、技術標準和規范制訂、產品質量檢測、技術推廣、質量認證、市場監督等工作; 產業與經營、市場與品牌、公司與農戶之間是互動的經濟利益共同體,高度的組織化把畜牧業生產的產供銷緊密的聯接起來,使其必須重視科學管理,合理用藥,避免獸藥殘留,保證動物產品質量,以達到在產供銷一體中彼此間的互利雙贏。而我國農戶組織化程度低,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且大多畜禽產品屬鮮活產品,貨架期短,需經過屠宰、加工等環節,由于目前畜牧生產經營協調組織不足,還處在經濟轉型和發展階段,保證產品質量還存在很大難度。
2. 3 基層獸醫隊伍薄弱業者法制觀念不強當前,我國正在推進職業獸醫制度,基層獸醫缺失,從業農戶專業水平較低,科技、推廣、畜牧獸醫等社會化服務還不能完全到位,使飼養和治療過程中的科學合理用藥仍存在技術問題。同時,受經濟利益驅使濫用獸藥,甚至違規添加違禁藥物或飼料添加__劑,導致畜禽產品殘留超標現象的存在。
2. 4 獸藥監管薄弱體系不夠完善目前在獸藥使用過程中的監管和執行方面的法規及制度還不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涉及農業、經貿、衛生、外貿、質檢、工商、環保等多個部門,部門間的協調尚有欠缺,加之監管部門人力資源有限,這些都易形成管理上的漏洞和監測上的盲區,特別是在養殖、收購、加工、儲運等環節還缺少更為嚴格的監管,從而給一些違規養殖者和產品收購及加工者帶來可乘之機,致使部分質量不安全的畜禽產品流向市場,給消費者帶來危害。發達國家畜牧養殖業的生產經營模式及高度的組織化、集約化和專業化,加之完善的法律法規和監管部門明確的職責分工與協調,均利于殘留工作的監管和執行。而我國的國情和畜牧養殖業的特點等因素決定了殘留監控的難度,其復雜性遠高于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