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五”農業機械化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農業機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農民生活水平、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農業機械化面臨新的重大機遇和挑戰。
(一)面臨的機遇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發展,法律法規政策不斷完善,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政策環境更加優化。國家財政支持能力增強,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機社會化服務市場日漸成熟,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經濟基礎更加堅實。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農民渴望有尊嚴的生活和體面勞動,農村青壯年勞力短缺矛盾日益突出,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需求更加旺盛而迫切。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空間更加廣闊。農機工業產業升級步伐加快,現代流通體系逐步構建,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主要農作物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瓶頸不斷攻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技術裝備支撐更加有力。
(二)面臨的挑戰
盡管我國農業機械化在“十一五”期間取得長足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整體水平依然不高;與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大要求相比尚存諸多差距;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要求還不相適應,面臨諸多矛盾和問題。一是先進適用、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服務到位的農機裝備和技術有效供給整體依然不足,研發投入少,基礎性與原創性開發能力不強。二是農機裝備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丘陵山區和薄弱環節機械化發展滯后,老舊農機報廢更新慢,不能充分滿足現代農業發展和節能減排的要求。三是農機農藝融合不夠緊密,一些先進適用技術集成推廣受到制約。四是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滯后,公共服務能力不強。五是農業機械化發展基礎設施不配套,農機作業條件總體較差。六是農機作業服務的組織化程度不高,有待進一步提升。
綜合判斷,我國農業機械化正處在加快發展、結構改善、質量提升、領域拓寬的重要階段。進入“十二五”,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在新的起點上,進入了為基本實現機械化奠定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加快提升發展質量,關鍵在于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農業機械化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切實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為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