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樂業縣板栗生產存在的問題
(1)品種混雜,良莠不齊。樂業縣板栗產業發展前期由于盲目發展,只求擴大面積,不講品種好壞,造成種植品種混雜,導致同一栗園的板栗果實大小不一,果質低下,成熟期不一致,商品性較差。
(2)板栗栽培管理粗放,成活率低,品質差,產量低。樂業是板栗長期處于放任生長狀態,生產上果農誤認為板栗適應性、抗逆性強,不重視科學栽培技術和科學管理工作,板栗的管理水平較低。主要表現為:栗園不翻耕、不鋤草,使得土壤板結,雜草叢生,爭水爭肥,造成板栗極度衰弱,不施肥或少施肥,即使施肥也是重化肥輕有機肥;整形修剪技術粗放,造成樹形郁閉,樹體紊亂,枝條過密,甚至有的放任生長,多年不修剪、不管理,寄生物種(桑寄生)蔓延;不重視;ū9,不重視病蟲害防治,枯枝死樹常有,導致栗果病蟲果率較高,單產逐年下降。有的栗園順坡種植而不修整土地挖臺梯,造成水肥流失,這些都嚴重影響板栗的產量和質量。實踐表明,同一優良品種采用不同的管理技術,板栗單產可相差數倍之多。因此,科學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滯后,是樂業板栗產量提高的制約因素之一。
(3)低產栗園進行良種改造或嫁接改造速度較慢。由于科技人員少,技術力量薄弱,需要改造的低產栗園多,低產栗園的良種改造工作速度較為緩慢,加之有些栗農對良種嫁接改造工作不配合,怕有風險,不愿改造低產栗園,阻礙了樂業板栗產量和品質的提高。
(4)樂業板栗成熟期過于集中,總體上平均單價難于提升,經濟效益未能充分體現,上市高峰時板栗時有滯銷的現象,損害了栗農的利益,挫傷了栗農的積極性。
(5)板栗產品單一,生產不規范,后繼產業發展跟不上。初級產品直接上市,板栗的精、深加工潛力有待挖掘。樂業板栗主要以生板栗上市為主,樂業縣板栗加工廠均為家庭作坊式企業,家庭作坊生產模式不適應市場的需求,家庭作坊生產存在設備簡陋,生產經營分散,不便統一監督管理、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經營銷售,所生產的產品質量差、技術含量低,加工效益低等缺點,造成產品單一,市場占有率低下。因此,樂業板栗產品附加值低,經濟效益不明顯。
(6)樂業板栗的貯藏加工技術有待提高,配套設施跟不上,造成許多板栗變質損失。目前全縣只有1 座20 萬噸的板栗保鮮冷凍庫在建設之中。
(7)缺乏品牌,市場不健全。歷史上樂業板栗品質極佳,享有聲譽,由于缺乏自己的品牌,樂業板栗被外地客商收購重新包裝掛牌后高價銷售。有的以次充好,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樂業板栗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