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延安市畜牧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十一五”以來,延安市把畜牧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主渠道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主戰場,全面加強領導,出臺優惠政策,制定得力措施,使畜牧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1 發展現狀
1.1 畜產品生產總量成倍增長,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2010 年,全縣生豬存欄6.1 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0.43 萬頭;牛存欄0.5 萬頭,其中奶牛存欄0.07 萬頭;羊存欄12.1 萬只;家禽存欄21.2 萬只;家兔存欄2.6 萬只。生豬出欄7.1 萬頭;牛出欄0.12 萬頭;羊出欄7.6 萬只;家禽出欄19.3 萬只;家兔出欄0.34 萬只,蜂箱期末數2 963 箱。肉類總產量7 120 t,禽蛋產量1 423 t,奶類產量1 112 t。
1.2 規模經營水平大大提高,為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10 年全縣年出欄生豬50 頭以上、肉羊30 只以上、肉牛10 頭以上和養雞500 只以上、奶牛10 頭以上的各類規模飼養戶達到了136 戶,規模養殖已成為畜牧業的生產主體。尤其是作為安塞縣主導產業的豬、雞規模生產水平迅速提高。
1.3 政策扶持有力,畜牧(畜牧人才)業發展后勁明顯增強近年來,安塞縣緊緊抓住國家、省、市扶持畜牧業發展的政策機遇,積極爭取并切實落實促進畜牧業發展扶持資金、畜牧業發展風險基金、國家能繁母豬補貼等方面的資金。縣委、縣政府于2004 年出臺了畜牧業發展鼓勵政策。從而極大地調動和保護了廣大農民從事養殖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該縣畜牧業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