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對策
3.1 加強動物防疫工作,增強綜合防控能力
3.1.1 切實抓好強制免疫。認真貫徹“預防為主”和“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群防群控”的方針,扎實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強制免疫工作,確保重大動物疫病免疫率達100%。
3.1.2 全力強化疫病監測。運用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診斷、采樣檢測等方法,及時掌握重大動物疫情。開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重大動物免疫抗體監測工作,并嚴格按照《動物防疫免疫抗體監測獎懲辦法》進行獎懲,確保免疫合格率達70%以上。
3.1.3 嚴格落實檢查、督查。全面落實免疫登記冊、免疫標識、免疫檔案“三位一體”的免疫標識制度,春、秋2 季抽調業務精、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組成防疫督查隊,進行全程監督,督查結果將嚴格按照《動物防疫督查處罰辦法》進行處罰,確保安塞縣重大動物疫病零發生。
3.2 強化動物衛生監督,確保畜禽產品安全
3.2.1 加大法制宣傳力度。開展“畜牧法制宣傳”活動,加大《畜牧法》《動物防疫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畜禽生產者和經營者依法生產經營的自覺性,增強畜牧業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
3.2.2 強化動物檢疫工作。加大產地檢疫工作力度,使全縣產地檢疫率達80%以上,規模養殖場產地檢疫率達100%。規范屠宰檢疫,把好宰前檢疫和宰后監督關,確保屠宰檢疫率100%,出證率100%,無害化處理率100%。加強市場監管,確保上市畜禽產品質量安全。3.2.3 建立產品安全體系。爭取縣級檢驗檢測實驗室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立安塞縣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充實和培訓監測人員,滿足畜產品生產全程監管的需要;搞好畜產品日常質量檢測,保障畜產品消費安全,促進畜產品質量升級,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
3.2.4 加快產品認證步伐。按照規劃科學、工藝合理、設施完善、環境衛生等原則,積極推進標準化健康養殖,在全縣推廣環保養殖、種養結合、循環經濟等生態養殖模式,強化無公害、綠色、有機畜產品的認證。推動廟溝鄉樓坊掌等3~5個養殖企業通過無公害畜產品認證,建設生態環保型畜牧業。3.3 完善良種繁育體系,擴大良種覆蓋范圍
3.3.1 完善縣鄉種羊場。重點抓好縣種羊場和鄉鎮擴繁場建設。一是繼續加強縣種羊場管理,更新品種,提純復壯,創建部級標準化示范場;二是辦好鄉鎮良種擴繁場,擴大良種覆蓋面;三是抓好選育群,提高良種利用率,擴大改良效果。
3.3.2 鞏固生豬繁育場。繼續爭取縣財政支持良種豬場建設,通過財政支持、利益導向、市場化運作等方式,促使全縣規模較大的種豬場更新優良品種,支持引導種豬場購進優良品種,不斷擴大良種豬覆蓋面。
3.4 全面加強培訓,認真搞好示范
做好示范點建設,通過示范點高效益的幅射作用,讓廣大群眾了解規范化、集約化、標準化的養殖方式,進而將其轉化為自身的具體行動。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以“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防疫、統一服務”為特點的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徹底改變傳統畜禽圈舍“臟、亂、差”的狀況。同時,要以集中培訓、專題講座、以會代訓等多種方式,采取把專家學者“請進來”、“走出去”考察學習、科技人員“沉下去”及利用現代影視傳媒、新聞媒體等具體措施,重點搞一些高規格、大規模、高起點的畜牧高新實用技術培訓。
3.5 創新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機制,大力提升畜牧產業素質要積極推廣健康養殖模式,認真抓好畜牧業投入品監控和畜產品污染物監控。要嚴格執行國家畜產品、種畜禽、飼料、獸藥質量標準,積極推廣普及標準化和無公害生產,加快無公害畜產品開發進度,不斷提高已認證無公害畜產品及企業的標準化生產管理水平,逐步建成標準化、無公害的生產基地,生產優質、標準、安全的畜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要全面建立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全力推進標識、檔案信息化管理進程,實現畜禽從出生到屠宰的全程監管,建立起畜產品安全可追溯監管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積極推行畜產品品牌化營銷,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好現有多個品牌的帶動作用,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申報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的力度,為迎接日益激烈的國內外畜產品市場競爭做好準備。
3.6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促進牧業規范發展
3.6.1 建設現代化農業園區。按照區域布局合理化,圈舍設計規范化,生產產品無害化的要求,篩選有條件、會經營的一些農業企業進駐現代農業示范園,并積極爭取示范園農業項目,支持農業企業壯大發展,推廣“畜—沼—果—菜”四位一體模式,實現種植業和養殖業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3.6.2 推進標準化示范建設。加快推進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有利于增強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畜產品供給安全;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畜禽糞污的集中處理和資源利用,實現畜牧業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在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四結合”:一是堅持規模化與標準化相結合。二是堅持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相結合。三是堅持創建典型與面上推動相結合。四是堅持階段性創建與長效管理相結合。2011 年的重點創建工作是引導全縣21 個養殖小戶向規模化養殖發展,對新建養殖場進行備案,從場地規劃、良種引進、飼料配方、防疫消毒、污染治理、檔案管理等方面著手,嚴格執行生產標準,完善飼養、防疫、監管等措施。對原有的24 個中型規模場,加大政策支持,加快舊場區改造,力爭建成市級以上標準化示范場8 個,逐步向標準化、規范化發展。
3.6.3 扶持產業化龍頭企業,全面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基地是產業化建設的基礎,龍頭是產業化建設的關鍵。沒有基地,龍頭只能是空中閣樓;沒有龍頭,則基地缺乏規范,很難持續發展。龍頭通過服務與基地連接,通過經營與市場連接,最終實現千家萬戶分散經營與大市場之間的連接。必須堅持龍頭基地并重,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畜牧產業才能穩定、持續、協調發展。針對安塞縣畜牧業目前的發展現狀,一是對現有龍頭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從資金、技術、項目、服務、信息等方面重點扶持,全力協調和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不斷壯大其經濟實力。二是對大型養殖場進行技術指導,通過培訓或入場指導,促進大型規模養殖場提升標準、更新設備,走標準化養殖的道路,促進產業升級,使其中有條件的場子逐步成為區域性產業化龍頭。三是加強與正大、石羊等企業及科研院校聯系,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培育一些具有現代牧業經營理念的涉牧龍頭企業。四是認真落實國家扶持畜牧龍頭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從資金、技術等方面加大對重點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引導其建立基地,樹立品牌,進一步增強開拓市場的能力,從而有效帶動全縣畜牧業生產再上新臺階,進而有力促進全縣畜牧產業化經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