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安岳縣堅持合作發展、共同富裕的宗旨,按照民辦、民管、民益的原則,實行規范化辦社、科學化管理、社會化服務,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促進了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成效顯著。
1 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
全縣共發展機制靈活、管理規范、運作有序并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的養殖專業合作社317 個。其中:養豬專業合作社295 個,禽類專業合作社13 個,肉兔專業合作社3 個。合
作社入會戶數達到8495 戶,輻射274 個村2192 個社,帶動農民65760 戶。加入合作社的農民成員預計每年人均純收入高出一般農民30%以上。養殖專業合作社已成為推動我縣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新生力量。
2 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模式
2.1 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型
以種養植業或其它行業龍頭企業為核心組建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發展會員擴大規模,獲得穩定的畜產品原料供應基地,企業通過合作社規范農戶行為,農戶則通過企業降低生產、交易成本,實現“雙贏”。
2.2 合作社+黨支部+農戶型
合作社要提高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需要吸納有頭腦、帶富能力強的黨員參入其中,把黨組織建入合作社中,通過黨員的帶頭作用,示范引導農戶致富增收。
3 基本措施
3.1 抓宣傳培訓 始終堅持以農民為主體,對合作社理事長、會計和出納進行了6 批次的系統培訓,進一步明確了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目的和意義,增強了大家創業的積極性,培養了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合作社的意識,加快了我縣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建設步伐。
3.2 抓政策扶持在典型示范 活動中,一是繼續采用招商的方式,引進龍頭企業或業主大戶,先建公司為發展基地、樣板成員,再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社,向外輻射,公司成為其成員,并成為其主要股東,利用他們的先進管理經驗、技術、信息和資金,帶領大部分老百姓致富,規避了部分社會矛盾,解決了后顧之憂,讓主導產業安心落戶。二是以項目扶持推進發展,將合作社與新農村建設、土地整治、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和特色產業縣政策等項目同步運作,使其最大限度地對接。三是落實“以獎代補”政策推進。為平衡發展我縣各類支柱、特色產業,出臺了《安岳縣人民政府關于開展創建縣級示范專業合作社活動的通知》,極大地推進了我縣各地“一村一品”工程的發展壯大。四是抓示范專業合作社發展。積極推廣了
一批帶動力強的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建設經驗,利用他們去組建專業合作社,填補了個別地方的空白,帶動了不同區域、不同領域的合作社發展。五是大力推進企業與合作社“聯姻”結對,鼓勵從事同一產業的企業協作轉型聯合組建合作社,充分發揮自律、協調、服務的功能,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提升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盡快形成“訂單收購、股份經營、勞資合作、二次返利、品牌共享、風險共擔”等相對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六是將合作社發展納入縣委、縣政府的綜合目標考核。
3.3 抓布點規劃 圍繞“八大 產業”、“十大基地”在規劃區內選點建設。對業主入駐建設性規劃實行會審制度,通過建立健全選址會審制度,進一步從源頭上控制農村面源污染,使規劃布局驅于合理,引導業主規范化建設。
3.4 抓機制建設為養殖專業 合作社發展增添動力,我縣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制訂了《關于建立健全農民專業合作社長效機制的通知》。建立了各項管理制度,包括民主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分配制度、教育培訓制度、勞動人事管理制度、工資和保險制度等等,特別強調和堅持民主管理。加強了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議事規則、議事程序和規范議事行為,為防止決策失誤提供了制度保障。
3.5 抓融資對接創造條件,爭取金融扶持。按照金融部門的融資要求和產業化擔保公司的擔保要求,做好有貸款需求的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基礎工作,創造條件爭取更多的養殖專業合作社獲得貸款支持,破解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的資金瓶頸。
3.6 抓強力推進以縣委、縣政府的名義,高密度、嚴要求多次召開全縣大會,落實工作措施與責任。每半個月召開一次合作社建設推進組商會,聽取各推進組的工作匯報,通報后進鄉鎮,安排下步工作,強力推進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同時加強現場督導。由縣級領導包片,10 個推進組分片區負責落實,縣領導、推進組和縣推進辦人員經常深入鄉鎮、村,加強督導,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加強對鄉鎮的督查,實行一旬一通報,有力地推進了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