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水產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是存進健康養殖的重要舉措

標準化健康養殖主要針對養殖質量而言,內容包括多方面。如養殖場的規劃、選址、設計、建設以及飼養管理、糞便污水處理、衛生防疫等要符合國家標準、規范,生產過程要嚴格按照標準、規程進行;水產畜牧業發展要注重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要與種植業有機結合起來,互相促進,走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畜產品水產品要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準,確保食用安全。近年來,我區畜牧水產業發展較快,有效滿足了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增加了農民收入。但我區畜牧水產業生產方式還比較落后,千家萬戶的分散飼養還比較普遍,規模化、標準化、組織化程度不高、抗風險能力不強;大量畜禽糞便、養殖污水的排放,給生態環境建設帶來壓力;畜產品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成為影響畜牧水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著力推進畜牧水產規模化標準化健康養殖。只有加快發展規模化標準化健康養殖,才能克服土地等生產要素制約,轉變發展方式,提高水產畜牧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才能有效提高畜產品水產品質量水平,保障城鄉居民消費安全;才能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更好地開拓國際國內市場;才能促進水產畜牧業與種植業、農村生態建設協調發展,有效保護資源環境,實現建設生態廣西的目標。加快推進我區畜牧水產規模化標準化健康養殖,必須采取以下措施:
一、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籌畜牧水產業發展全局
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提高對加快推進畜牧水產規模化標準化健康養殖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樹立抓畜牧水產業發展就是抓農民增收、抓統籌城鄉發展的思想。加強領導,把推進畜牧水產規模化標準化健康養殖、促進農民增收作為考核地方政府和部門的重要指標。用工業化思路謀劃畜牧水產業發展,使傳統養殖業發展成為體系完整、產業配套、技術水平高、競爭能力強的現代水產畜牧業。
二、切實落實中央、自治區扶持水產畜牧業發展的各項政策
一要進一步抓好扶持養殖政策的落實。能繁母豬、生豬良種、奶牛良種、優質后備奶牛、漁業用油等補貼以及生豬調出大縣、奶牛生產大縣獎勵等扶持政策,要確保落實到位。二要抓好養殖用地、用電政策的落實,要按照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于促進規模化畜禽養殖有關用地政策的通知》
三、優化產業布局和產品
結構,壯大養殖規模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加快產業帶建設,形成各具特色的優勢產區。具體要構建“五帶三區”,即以北部灣經濟區為中心的優勢水產品養殖帶,以桂林為中心的禾花鯉等特色漁業養殖帶,以河池、百色、來賓、柳州、桂林為中心的草食畜禽養殖帶,以玉林、梧州為中心的優質家禽養殖帶,以玉林、貴港、賀州、桂林為中心的瘦肉型豬養殖帶;以河池、百色、梧州為代表的大水面網箱高效養殖區,以欽州、貴港、崇左為中心的龜鱉養殖區,以南寧、柳州等大中城市周邊為代表的奶牛養殖區。要穩定發展生豬、家禽產業,著力發展以牛、羊、兔、鵝為主的草食動物產業,堅定不移地做大做強奶水牛產業,大力發展淡水養殖、海水養殖。
四、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著力推進標準化健康養殖
進一步完善畜牧水產生產標準化體系,大力推廣無公害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嚴格按標準、規程組織生產。大力扶持標準化生態養殖場和生態養殖小區建設,大力推行農牧結合、生態循環型的畜牧業發展新模式,推動畜禽排泄物的資源化利用。加快老魚塘改造、標準魚塘建設步伐,改善水產養殖生態環境,實施水質綜合控制,推行多品種、多食性、多層次的立體混養模式,不斷拓展養殖空間,提高資源利用率。同時,要嚴格養殖全程監控,切實抓好產品質量安全;著力發展畜牧水產加工服務業,延長產業鏈;強化科技創新,加快畜牧水產業技術進步;抓好典型示范,帶動規模化標準化健康養殖全面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