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殖生產中動物福利亟待加強
2013-7-17 養殖人才網

伴隨著畜牧業的發展和國際貿易進程的加快,動物的福利越來越受到關注。動物福利既涉及人們對待動物的態度及動物保護問題,又涉及到國際貿易,還與社會自身的發展有關,因此它是一個復雜的課題。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動物福利和動物福利立法在中國開始被提到議事日程,成為公眾和知識界關注的話題。我國雖然在保護動物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 但我國的動物福利意識和動物福利工作與國際上公認的五項基本自由有一定的差距, 畜牧業生產中動物福利問題十分突出。同時,我國至今沒有一部專門的、完整的動物福利保護的總括性法律。盡快制定出適合國情的動物福利法,提高我國的動物福利水平,已顯得十分緊迫和必要。筆者通過對我國畜牧生產中的動物福利現狀分析,提出了改善我國動物福利現狀的建議與對策。
1 動物福利的概念
所謂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簡單地說就是讓動物在無任何疾病、無行為異常、無心理緊張壓抑和痛苦的康樂狀態下生存和生長發育。它涵蓋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在生理福利方面,包括良好的健康、合理的飼養和安全的畜舍環境;在心理方面,包括安樂、無緊張恐懼和枯燥壓抑等。英國農業動物福利協會(FAWC)提出了動物福利須遵循五項基本自由,即不受饑渴的自由、生活環境舒適的自由、遠離痛苦傷害和疾病威脅的自由、遠離恐懼和悲傷的自由、享有表達天性的自由。總之,從人類對待動物的立場而言,動物福利就是善待活著的動物,減少動物死亡過程的痛苦。
2 我國動物福利現狀
2.1 動物福利法律體系不完善
我國有關動物福利的概念引進的較晚, 開始引入動物福利的概念是處于學術方面的需要,以了解國外學術動態為目的。近幾年才開始關注動物福利問題,動物保護的立法力度雖加強了一些,但也只是局限于野生和水生動物的保護。目前,我國現行有關動物福利的法律法規屈指可數,除《野生動物保護法》《實驗動物管理條例》《動物防疫法》《畜牧法》外,其他只散見于《森林法》《漁業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若干零散條文中,沒有一部專門的動物福利法。而國外有關動物福利的法律不僅面面俱到,而且內容明確細致,可操作性強。
2.2 動物飼養環境差
高密度飼養是畜禽集約化養殖的產物,主要體現在籠養飼養模式中,在籠養蛋雞中表現尤為突出。這種高度密集飼養,不僅造成大量糞尿、臭氣、噪音污染,還使有些畜禽吃不到料,飲不上水,處在饑渴狀態,使畜禽產生了打斗、咬尾、咬耳等行為怪癖。最終導致生長速度緩慢,肉質下降,免疫功能下降而誘發各種傳染病、群發病,特別是動物呼吸道疾病非常普遍, 成為目前集約化養殖業面臨的最棘手、最難凈化的疾病之一。
2.3 飼料中添加有害物質
有的企業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在飼料中添加有害物質,使畜禽處在非正常飼養狀態,甚至處在中毒狀態。砷是眾所周知的有毒物質,但砷制劑(對氨基苯砷酸、洛克沙砷等)由于可使豬的皮膚變紅而被大量加入到飼料中。鹽酸克倫特羅俗稱瘦肉精, 可以提高瘦肉率、降低脂肪沉積作用,但該藥化學性質穩定,極易在豬肉中殘留。人食用這種含有鹽酸克倫特羅殘留的豬肉后會出現中毒癥狀,我國已于1999 年明文禁止使用,但近年的抽查結果表明, 仍有部分企業違法使用。這些有害物質的添加,不僅違背動物福利,而且危害人體健康,造成環境污染。
2.4 運輸與屠宰不符合規范要求
在現代畜牧業生產中,大規模地集中運輸和屠宰是主要生產環節之一。在運輸過程中, 由于動物高度密集相處, 接觸陌生的同伴和經歷噪聲、怪味和車輛震動的強烈刺激,產生應激反應和驚嚇并造成大批死亡。同時,在長途運輸中,不給動物投喂飼料,不供給潔凈飲水,動物長期站立而得不到休息,導致動物不是精疲力竭,就是碰傷、挫傷甚至死亡。在屠宰動物之前,有人先給豬、牛和禽類等動物投喂大量食鹽,再灌服大量飲水,甚至有人啟動水泵給動物全身注水。這都是無視動物福利的嚴重迫害和虐待動物的行為,實是應當禁止。
3 改善我國動物福利現狀的對策
3.1 建立健全動物福利法
應緊跟國際形勢, 認真學習和研究國外動物福利的相關法規。目前,世界上已經有許多國家制定了比較完善的動物福利法規。如美國就有動物福利法案,英國有豬福利法案,歐盟制定了宰殺動物的法規,除歐美之外,亞洲的新、馬、泰和日本以及我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都在20 世紀完成了動物福利立法。我國政府可以借鑒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驗, 結合我國國情研究和制定出一套適合我國的動物福利法律、法規。
3.2 加強宣傳教育, 改變人們的觀念
在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同時,應該深入開展保護動物的宣傳教育, 使人們逐漸養成尊重、愛護、善待動物的品性、觀念和習慣,飽含人性與善心,逐漸學會與動物們和諧相處、友好共存。
3.3 改善飼養條件
合理設計圈舍, 可供動物進行各種正常的生理活動,以避免擁擠發生爭斗、咬傷或咬尾惡癖。無論采用何種飼養方式,都要保證供應全價飼料和充足飲水, 在飼料中嚴禁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畜禽不要限量飼喂,保證飼養動物吃飽吃好。要避免飼養密度過大,過于擁擠,同時要為飼養動物設置小運動場,使其有活動和逍遙的空間。嚴禁鞭打動物,建立飼養員、防疫員與飼養動物友善相處的良好氛圍。
3.4 改善運輸及屠宰時的環境
畜禽在運輸途中必須保持運輸車的清潔,按時喂食、供水,運輸時間超過8 h 的情況下要休息2 h。提供輕音樂,宰殺時要用高壓電擊,使待宰動物快速失去知覺,減少被宰殺的痛苦。要隔離宰殺,以防止其他動物看到同伴被宰殺而產生恐懼感。總之,我國的動物福利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動物福利的好壞與疾病控制、動物生產性能、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時動物福利問題可能成為今后制約我國出口貿易的一個不可估量的因素。因此,我國應在吸收其他國家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現有的生產力水平、社會文明發展程度以及公民科學文化素質,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國動物福利水平。
1 動物福利的概念
所謂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簡單地說就是讓動物在無任何疾病、無行為異常、無心理緊張壓抑和痛苦的康樂狀態下生存和生長發育。它涵蓋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在生理福利方面,包括良好的健康、合理的飼養和安全的畜舍環境;在心理方面,包括安樂、無緊張恐懼和枯燥壓抑等。英國農業動物福利協會(FAWC)提出了動物福利須遵循五項基本自由,即不受饑渴的自由、生活環境舒適的自由、遠離痛苦傷害和疾病威脅的自由、遠離恐懼和悲傷的自由、享有表達天性的自由。總之,從人類對待動物的立場而言,動物福利就是善待活著的動物,減少動物死亡過程的痛苦。
2 我國動物福利現狀
2.1 動物福利法律體系不完善
我國有關動物福利的概念引進的較晚, 開始引入動物福利的概念是處于學術方面的需要,以了解國外學術動態為目的。近幾年才開始關注動物福利問題,動物保護的立法力度雖加強了一些,但也只是局限于野生和水生動物的保護。目前,我國現行有關動物福利的法律法規屈指可數,除《野生動物保護法》《實驗動物管理條例》《動物防疫法》《畜牧法》外,其他只散見于《森林法》《漁業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若干零散條文中,沒有一部專門的動物福利法。而國外有關動物福利的法律不僅面面俱到,而且內容明確細致,可操作性強。
2.2 動物飼養環境差
高密度飼養是畜禽集約化養殖的產物,主要體現在籠養飼養模式中,在籠養蛋雞中表現尤為突出。這種高度密集飼養,不僅造成大量糞尿、臭氣、噪音污染,還使有些畜禽吃不到料,飲不上水,處在饑渴狀態,使畜禽產生了打斗、咬尾、咬耳等行為怪癖。最終導致生長速度緩慢,肉質下降,免疫功能下降而誘發各種傳染病、群發病,特別是動物呼吸道疾病非常普遍, 成為目前集約化養殖業面臨的最棘手、最難凈化的疾病之一。
2.3 飼料中添加有害物質
有的企業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在飼料中添加有害物質,使畜禽處在非正常飼養狀態,甚至處在中毒狀態。砷是眾所周知的有毒物質,但砷制劑(對氨基苯砷酸、洛克沙砷等)由于可使豬的皮膚變紅而被大量加入到飼料中。鹽酸克倫特羅俗稱瘦肉精, 可以提高瘦肉率、降低脂肪沉積作用,但該藥化學性質穩定,極易在豬肉中殘留。人食用這種含有鹽酸克倫特羅殘留的豬肉后會出現中毒癥狀,我國已于1999 年明文禁止使用,但近年的抽查結果表明, 仍有部分企業違法使用。這些有害物質的添加,不僅違背動物福利,而且危害人體健康,造成環境污染。
2.4 運輸與屠宰不符合規范要求
在現代畜牧業生產中,大規模地集中運輸和屠宰是主要生產環節之一。在運輸過程中, 由于動物高度密集相處, 接觸陌生的同伴和經歷噪聲、怪味和車輛震動的強烈刺激,產生應激反應和驚嚇并造成大批死亡。同時,在長途運輸中,不給動物投喂飼料,不供給潔凈飲水,動物長期站立而得不到休息,導致動物不是精疲力竭,就是碰傷、挫傷甚至死亡。在屠宰動物之前,有人先給豬、牛和禽類等動物投喂大量食鹽,再灌服大量飲水,甚至有人啟動水泵給動物全身注水。這都是無視動物福利的嚴重迫害和虐待動物的行為,實是應當禁止。
3 改善我國動物福利現狀的對策
3.1 建立健全動物福利法
應緊跟國際形勢, 認真學習和研究國外動物福利的相關法規。目前,世界上已經有許多國家制定了比較完善的動物福利法規。如美國就有動物福利法案,英國有豬福利法案,歐盟制定了宰殺動物的法規,除歐美之外,亞洲的新、馬、泰和日本以及我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都在20 世紀完成了動物福利立法。我國政府可以借鑒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驗, 結合我國國情研究和制定出一套適合我國的動物福利法律、法規。
3.2 加強宣傳教育, 改變人們的觀念
在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同時,應該深入開展保護動物的宣傳教育, 使人們逐漸養成尊重、愛護、善待動物的品性、觀念和習慣,飽含人性與善心,逐漸學會與動物們和諧相處、友好共存。
3.3 改善飼養條件
合理設計圈舍, 可供動物進行各種正常的生理活動,以避免擁擠發生爭斗、咬傷或咬尾惡癖。無論采用何種飼養方式,都要保證供應全價飼料和充足飲水, 在飼料中嚴禁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畜禽不要限量飼喂,保證飼養動物吃飽吃好。要避免飼養密度過大,過于擁擠,同時要為飼養動物設置小運動場,使其有活動和逍遙的空間。嚴禁鞭打動物,建立飼養員、防疫員與飼養動物友善相處的良好氛圍。
3.4 改善運輸及屠宰時的環境
畜禽在運輸途中必須保持運輸車的清潔,按時喂食、供水,運輸時間超過8 h 的情況下要休息2 h。提供輕音樂,宰殺時要用高壓電擊,使待宰動物快速失去知覺,減少被宰殺的痛苦。要隔離宰殺,以防止其他動物看到同伴被宰殺而產生恐懼感。總之,我國的動物福利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動物福利的好壞與疾病控制、動物生產性能、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時動物福利問題可能成為今后制約我國出口貿易的一個不可估量的因素。因此,我國應在吸收其他國家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現有的生產力水平、社會文明發展程度以及公民科學文化素質,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國動物福利水平。

本文地址: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14356.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5A農業人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