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定邊縣畜牧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013-7-15 畜牧人才網

定邊縣位于陜西省西北角,榆林市最西端,毛烏素沙地南緣,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鄂爾多斯荒漠草原過渡地帶,總面積6920km2,居全省縣(市)面積第三位。全縣轄11 鎮14 個鄉,334 個行政村。近年來我縣各項事業取得了蓬勃發展,筆者在此僅對畜牧業發展現狀及成效進行闡述,分析了制約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因素,提出了促進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對策。
1 畜牧業發展現狀及成效
1.1 畜牧業發展現狀
全系統共有干部職工431 人,僅專業技術人員達126人,其中副高職稱3 人,中級職稱29 人,初級職稱94 人。2009 年底,全縣大家畜飼養量存欄4.2 萬頭(匹),牛存欄9349 頭(匹)(其中奶牛6914 頭,肉牛2435 頭);羊子飼養量121.3 萬只,其中存欄75.92 萬只;生豬飼養量28.38 萬頭,存欄14.31 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21853 頭);家禽飼養量131.36 萬只,存欄87.39 萬只。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2.03 萬t、0.42 萬t、1.93 萬t。羊毛產量738t, 羊絨產量121.48t。發展本地蜂群5000 箱,蜂蜜總產量1100t。人工種草保留面積達到100 萬畝。畜牧業產值完成6.3 億元,
1.2 畜牧業發展成效
1.2.1 注重事業發展,畜牧科技結碩果1990 年獲市政府百萬只良種羊科技進步一等獎、1991 年獲省政府新增百萬只良種羊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 年獲得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三等獎、2003 年獲農業部山北白絨山羊培育獎、2005 年獲陜西省農業廳陜北白絨山羊培育先進集體獎。
1.2.2 引進新品種,畜牧業發展壯大我縣近幾年來主要引進推廣了薩福克、道賽特、小尾寒羊等優良種羊,引進推廣長白、大白、杜洛克、思格等良種豬品種,引進推廣新羅曼、海蘭、海賽等蛋雞新品種,推廣中國中國荷斯坦奶牛良種,逐步提高羊子產肉率、繁殖性能,生產性能,達到快速出欄,提高經濟效益。逐步推廣舍飼養殖、溫棚養殖、生態養豬、EM生物技術等科學養殖新技術。近年來,我縣落實動物疫病防控各項措施,狠抓禽流感、口蹄疫、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連續四年對布病畜禽凈化,使布病在我縣得到控制,全縣沒有發生一起重大動物疫病。
1.2.3 強化科技創新,畜牧業得到騰飛
我縣畜牧系統科技人員在全國陜北白絨山羊品種選育提高工作中做出了貢獻,全縣目前陜北白絨山羊存欄45 萬多只,羊肉產量8000t,羊毛產量700t,羊絨產量120t。該品種主要的特點是產絨量高,絨質好,多絨性個體多,繁殖性能高。在產絨量、絨纖維的長度、細度等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
2 制約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因素
我縣目前畜產品龍頭企業僅有乳品公司、綠洲草業公司、寶鮮肉食有限責任公司、家禽屠宰場四家。主要以乳品公司為畜產品為龍頭,生產液態奶、奶粉、酸奶、奶茶等產品,年加工原料奶500t 以上。綠洲草業公司年生產加工紫花苜蓿干草2000t 進行打捆銷售,年產值360 萬元,產品供不應求,主要銷往山東、廣東、西安、內蒙等地。寶鮮肉食有限責任公司主要以生豬屠宰為主,年屠宰生豬4 萬頭以上,純利潤30萬元以上。可見,在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制約因素。一是畜牧龍頭企業處于發展的初期。龍頭企業生產規模小、實力弱,產品產業鏈不長,農產品精深加工相對滯后。二是信貸難、融資難。這是制約著畜牧龍頭企業擴大再生產的重要因素。三是品牌戰略緩慢。品牌戰略推進緩慢,沒有形成全省、全國知名產品,市場銷路僅限局部地區,同時陜西畜牧人才隊伍的缺乏也是制約我縣畜牧業龍頭企業發展的因素之一。
3 促進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對策
3.1 引進外資促發展 進一步加強龍頭企業的招商工作,把省外的大企業、大品牌引進來,促進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
3.2 創新銷路促發展 積極組織企業進行多種形式的名特優新農產品展示、展銷、推介等活動,進一步加強定邊優質農產品加工產品的對外宣傳力度,為龍頭企業入市場、進超市牽線搭橋,拓展內外市場,促進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
3.3 落實優惠政策促發展 建立與龍頭企業對口聯系幫扶制度,落實具體幫扶措施,提高辦事效率,真誠為龍頭企業開展審批、稅收、征地、貸款、辦證、用電等優質服務,確保各項優惠政策及時足額落實到位。
3.4 探索扶持新機制促發展探索投資參股經營、以獎代補等新的扶持形式,扶持本地龍頭企業的發展,引導支持龍頭企業技術改造、基地建設和科技開發,重點扶持龍頭企業名牌產品的開發;政府應采取積極有效地措施,進行鼓勵、引導多種所有制經濟,尤其是民間資本投資建設,促進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快速發展。

本文地址: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14357.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5A農業人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