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中牧草飼料生產加工利用現狀
2014-7-4 畜牧人才網

1 隴中地區自然概況
隴西縣位于甘肅省中部,秦嶺之北,屬渭河流域,東經104°19′~104°54′,北緯35°51′~35°23′,總面積2408.7km2。海拔1612~2762m,地形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山巒重疊,溝壑縱橫,土質疏松,樹木稀少。年平均氣溫7.7℃,平均無霜期162d,年均日照時數2260.6h,全縣≥0℃有效積溫為3254.4℃,≥5℃的有效積溫為3069℃,≥10℃的有效積溫2897.4℃。年平均降水量460mm,蒸發量1434mm。總人口49.8萬人,耕地面積8.1萬hm2,可利用草原面積2.03萬hm2,人工種草面積2.26萬hm2。
2 草地建設情況
2.1 牧草種植與投資
全縣到2009年底,種草累計面積2.26萬hm2,其中人工種草2.19萬hm2,改良種草687hm2;當年新增種草面積2683hm2,其中多年生種草670hm2,一年生種草2013hm2;封山禁牧面積10.46萬hm2,草種田面積133.3hm2,當年種子產量80t。2005年累計種草面積1.94萬hm2,當年人工種草面積6813hm2,其中多年生牧草種植2981hm2,一年生牧草種植3832hm2,
2007 年累計種草面積2.1573 萬hm2,當年種植牧草6000hm2,其中多年生牧草2667hm2,一年生牧草3333hm2,生產草種80t。當年地方建設投資群眾自籌5萬元。2008年累計種草面積2.181萬hm2,完成人工種草面積5693hm2,其中多年生牧草種植2333hm2,一年生牧草種植3360hm2,生產草種77t。當年地方投資16.2萬元,其中:中央投資8.2萬元,群眾自籌8萬元。
2.2 多年生牧草種植情況
多年生牧草種植以隴中苜蓿為主,種植面積1.82萬hm2,沙打旺66.7hm2,紅豆草1667hm2。先后引進了阿爾岡金、皇后、德福、德寶、賽特、耐寒苜蓿、三得利等苜蓿品種,紅三葉、白三葉、串葉松香草等品種做適應性試驗。外引苜蓿品種適宜本地種植的有阿爾岡金、皇后,每年種植面積67hm2以上。每年商品草生產,由養殖企業和大戶與農戶簽訂定單合同,種植阿爾岡金、皇后及隴中苜蓿等品種,667m2(畝)產干草0.35t,總產量1750t。由于人工草地投入少,不注重施肥與松土,地下鼠害、缺苗、雜草嚴重,導致量、質均低。
2.3 一年生牧草種植情況
近年來,一年生牧草種植在品種引進上有突破,先后引進了高賴氨酸玉米、青飼玉米,早、晚熟甜高粱,黑麥草、高羊茅等。在牧草利用方面亦有所突破:
甜高粱被中科院酒精研制項目組榨汁試制酒精;本地馬尾高粱稍制作商品笤帚,大量外銷,改變了單一飼草利用問題。當年種植一年生牧草面積2013hm2,667m2(畝)均干草0.45t,主要品種有燕麥、馬尾高粱、甜高粱、高蛋白玉米、草谷子等。以甜高粱、高蛋白玉米為主的商品草生產面積400hm2,總生產量2.4萬t。
本文地址: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14714.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5A農業人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