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中牧草飼料生產加工利用現狀
2014-7-4 畜牧人才網

7 建議
7.1 發揮政府在草產業形成中的引導作用
尋求通過政府的引導促使關聯企業走向產業化的道路,對草產業的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隴西縣山區面積大,光熱資源豐富,交通方便,具有草產業發展的潛在優勢。國家退耕還林(草)、生態建設等項目的實施,不斷擴大人工種草面積。封山育林、封山禁牧項目,加大了天然草原的保護,野生草資源增加。人工草地雖然面積不小,但產量不高,僅限于自用,商品量很少,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保護不夠、牧草產品加工企業很少,始終是個缺憾。建議政府部門和上級業務部門加大投資,引進優良品種進行草地改良和牧草基地建設,按照產業化運作的基本要求列項投建牧草深加工企業,消化草地資源,增加農民收入。
7.2 加大牧草飼料科學利用宣傳
由于養殖戶、企業對飼草質量要求不高,有啥喂啥。科學飼養的思想還沒有完全形成,限制了草產業的開發。有關牧草、飼料合理利用的知識與觀念的傳播尤其重要,當經營者都了解了其經濟功效,了解了草產業對其發展的促進作用,渴望從中獲得更多利潤的動機將促使經營者支持政府培育草產業的努力。利用各種培訓機會大力宣傳草畜生產科學技術,
7.3 天然牧草利用與保護
天然草地實施全面禁牧后,牧草還沒有利用,選擇宜割地有針對性地刈割,利用牧草資源,不僅增加飼草,還可防止冬春季火患。目前全縣有草原總面積3.88萬hm2,可利用草原面積2.03萬hm2,中度、重度退化面積占60%以上。草地保護沒有項目支持,資金、設備缺乏,偷牧、濫墾現象嚴重,建議將其列入地方財政預算,以保持續發展。
7.4 按照市場運作規律組建草業合作組織
依托高校和龍頭企業建立牧草研究機構,開展牧草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研究,組織力量有重點地選建一批優質高產牧草栽培示范點,通過搞示范、普及牧草栽培技術,提高牧草栽培技術水平。

本文地址: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14714.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5A農業人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