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森林培育重點實驗室”介紹
江西省森林培育重點實驗室”于2012年8月批準依托江西農業大學建設,2016年3月通過江西省科技廳建設驗收。目前,實驗室主任為陳伏生教授,副主任為張露教授和劉苑秋教授。
實驗室著眼于科學前沿和區域需求,面向森林資源培育及保護和利用的一些重大的、關鍵技術和科學問題,開展林木遺傳育種、林木培育、森林管理、森林資源利用相關的理論與技術等研究,試驗示范基地和產學研體系的建設。重點圍繞亞熱帶森林質量提升和江西林業大省向林業強省跨越的目標,為南方木材戰略儲備基地、丘陵山地生態安全屏障、國家生態文明實驗區建設,為民生林業和生態林業的協調發展提升提供科技支撐。設有用材林高效培育理論與技術、經濟林豐產高質理論與技術、公益林提質增效理論與技術3個主要研究方向,松杉資源培育與開發利用、闊葉樹種質資源與豐產栽培、油茶栽培與管理、特色資源遺傳育種與繁育、林木有害生物防治、低效林改造與服務功能提升、水土保持與植被恢復等研究團隊。
實驗室現有固定研究人員41人,流動研究人員25人,技術與管理人員2人。固定研究人員中有教授10人(二級教授 5 人),副教授10人,博士學位 26人,海外留學人員 9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林學學科評議組成員 1 人,國家級教學名師 2 人, 省級教學名師 4 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3人,省政府津貼 5 人,省主要學科學術與技術帶頭人 5 人,省青年科學家 4 人,省新世紀百千萬工程人才 3 人,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3 人。有 10 人被聘為省政府、相關行業的決策、咨詢、評審專家,16 人次擔任國家一級學會和省級學會理事以上職務。實驗室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江西省創新團隊1個,江西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
近五年取得的標志性研究成果包括“油茶豐產林精準施肥技術” 、“毛竹林平衡施肥與營養管理”、“南酸棗果用林豐產栽培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江西人工公益林的關鍵生態過程與調控技術研究”、“主要木本生物柴油樹種選擇、繁殖與油脂轉化技術研究”等,促進了林業科學技術的進步,為我省及亞熱帶地區森林質量提升和林業生態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組建以來,實驗室獲得科研項目70余項,總經費4000余萬元;出版專著4部,發表論文400余篇;省部級獎勵10項。
實驗室總建筑面積達1500平方米,利用國家林業局林學重點學科、江西省林學高水平學科、小211基礎建設能力項目、江西特色林木資源培育與利用2011協同創新中心、江西九連山和廬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站建設等經費,購置了同位素質譜儀、全自動間斷化學分析儀、微根窗根系生態監測系統、土壤碳通量測量系統、氣相色譜儀、總有機碳分析儀、光合-熒光測定系統、冠層分析儀,樹木年輪分析系統、調制葉綠素熒光成像系統、凝膠成像系統等儀器設備,建立了特色資源選育、林木快繁技術、土壤理化分析技術、樹木生理生態測定、森林服務功能監測等實驗平臺。
實驗室是江西林業領域的科技創新平臺,遵循“開放、流動、競爭、聯合”運行機制,通過設立和資助開放研究基金、主辦全國性及區域性學術會議、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來訪,選派中青年教師赴國外訪學和參加學術會議等形式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