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選聘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任職的意義推行大學生“村官” 計劃,選聘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任職, 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舉措。大學生“村官”計劃具有強大的發展后勁、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及全面推廣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是提高大學畢業生就業水平和促進農村發展的雙贏戰略。
1.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是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舉措。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態勢, 特別是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要求, 迫切需要有現代知識、現代思想、現代眼光的新農村建設者。
2.有利于大學生的培養和成長。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有助于年輕大學生了解農村、農民、農業, 深化大學生的對農村、對國情的體驗, 有助于我們培養更多更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對于大學生來說, 農村是個大課堂, 也是個大考場, 如何解答面對的農林牧副漁等課題, 有助于大學生在農村的奮斗中創出一番事業來。
3.有利于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為基層組織帶來了新鮮血液, 在轉變基層政府的職能( 變管理為服務) 、拉近干群關系等方面, 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時會潛移默化地改變農村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嚴重匱乏的現狀, 促進農村管理的現代化。
4.有利于改善農村村干部隊伍結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通過選派大學生到村任職, 擴大選人視野, 拓寬用人渠道, 著力解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后繼乏人的問題, 進一步優化村級領導班子年齡、文化和知識結構, 不斷提升農村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和能力, 使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更加鞏固。
5.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選派大學生進村任職, 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大學生在城市就業困難的壓力。就業問題本身就是社會問題中比較凸顯的一個問題, 它關系到經濟的持續發展, 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諧, 如果此問題不能很好地解決, 將直接影響到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深入發展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大局。我國目前有70 多萬行政村, 有300多萬自然村, 大學生到農村任職把農業院校打造成農村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6.有利于培養黨政干部后備人才。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可以按照干部成長規律, 從最基層抓起, 在基層一線和艱苦復雜環境中培養優秀后備力量, 為傳承黨的事業培育合格接班人, 努力形成人才到基層鍛煉、干部從基層選拔的黨政干部培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