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胡錦濤總書記強調,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為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主體,人才在發展畜牧業經濟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這一發展中,人才的梯隊建設又是保證和促進畜牧經濟持續發展最行之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國的畜牧業發展正面臨從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發展的轉型巨變。畜牧經濟對科技的需求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感到迫切。
要想建立一支強有力的人才梯隊, “借雞下蛋”不如“養雞下蛋”,培養企業本土的“永久牌”科技人才,并通過情感、待遇、事業使其成為扎根型人才。對于引進的人才,要在待遇上關心,更重要的是要在制度設計上使其和企業本土人才建立融洽、平等的學術競爭氛圍,建立科學規范的聘用、考核、評價體系,才能使其安心工作、做出名實相符的工作業績。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有利資本,企業若想建立一支合格的人才梯隊,就必須明確自己當前及未來所需的人才種類,并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有了這種人才培訓計劃作基礎,公司的人才梯隊就可以不斷得到補充。若想讓人才梯隊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不至于出現人才斷層,企業要利用各種績效管理方式對員工的能力進行考察,定期評估他們的能力,把他們放到不同的職位上加以實戰鍛煉,條件成熟后還可以把他們提拔到更高的職位。
在企業本土人才梯隊的建設上,大北農集團的做法是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員工的培訓,通過選派管理骨干參加清華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和四川農業大學的研究生學習,以及把管理骨干送出去參加各種培訓,使員工的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通過在西南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南充職業技術學院、成都職業科技學院、萬州職業技術學院、宜賓職業技術學院、西昌職業技術學院、綿陽農校等院校設立大北農班及大北農助學金,儲備后備管理及骨干人員。在企業人才考評制度的保障和支持下,大批優秀的人才不斷涌現,企業不僅為此形成了一支德才兼備的人才隊伍,同時還成長起了一批優秀的職業經理人,為大北農集團的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人才梯隊的建設離不開企業良好的用人環境 ,企業必須為人才成長創造必要的條件。在這方面 ,六和集團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鑒。六和集團在企業發展中始終視人才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通過積極引進、放手使用、機制激勵、文化吸引、培訓提升等措施,聚集形成了一支高層次、高素質、高能力團隊。集團擁有博士 30人,各類碩士 260人 ,公司搭建平臺使他們做到專長發揮,專業化發展。同時與之配套的技術檢測設備在同行業處于領先地位。經過努力,六和集團研發團隊先后承擔完成了 40余項國家、省市級科技項目和科研課題 ,并廣泛推廣應用于生產實際 ,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人才分層次,人才的培養也同樣含有不同層次,即要培養一流的研究型人才,又要培養創新意識強的應用型人才,還要培養普通的企業職員。企業應該根據發展的實際需要,制定科學的人才培育計劃,有針對性地對企業人員進行多層次、多渠道的繼續教育。只有這樣,企業的人才梯隊才能得以建立,也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像人類延續生命一樣永續經營下去,畜牧經濟發展也才能獲得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