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ygw0y"></strike>
    <strike id="ygw0y"><s id="ygw0y"></s></strike>
  •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農業人才網 >> 行業資訊 >> 園藝 >> 正文

    我國牡丹野生資源種類豐富

    2012-4-29 園藝人才網

        中國不僅是牡丹野生種的唯一產地, 也是栽培品種的起源和演化中心。但長期以來對牡丹野生資源可持續發展重視不夠,投入嚴重不足,種質資源保護工作剛剛起步,與國內外牡丹(牡丹人才)產業的飛速發展極不適應。要保持中國牡丹在國際市場中優勢地位,開展牡丹野生種質資源利用保護研究工作刻不容緩。
    1 牡丹野生資源及其分布
    1.1 矮牡丹
        花白色,部分微帶紅暈基部淡紫紅色。主要分布于陜西西南部和陜西北部。陜西西南部的浦縣、稷縣、永濟等地,在稷縣西社鄉馬跑泉村附近為矮牡丹集中分布區。在陜西中部,矮牡丹分布于延安市萬花山, 宜川、耀縣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1.2 卵葉牡丹
        卵葉牡丹與矮牡丹相近,生長于湖北神農架松柏鎮。
    1.3 紫斑牡丹
        花瓣白色,腹內基部具大斑;花絲淡黃色,花盤黃白色。紫斑牡丹分布區域比較廣泛,主要分布于陜西境內秦嶺中段以西太白山,以北陜西延安,甘肅西秦嶺山南、北坡,天水、兩當、微縣、成縣、康縣、文縣、武都、舟曲等縣的林區,以及蘭州附近的臨夏、寧夏,青海西寧,河南伏牛山,湖北神農架,四川西北部秦巴山地等地區。
    1.4 楊山牡丹
        花紫紅色。分布在秦嶺山脈向西到甘肅省東南部,向南到湖北西南部及湖南西北部,向北經河南東南部分布到安徽南部。
    1.5 四川牡丹
        花淡紫至粉紅色,花絲白色。本種分布范圍極其狹窄,僅見于四川西北部馬爾康縣馬爾康鎮、松崗及金川縣馬爾邦一帶。
    1.6 狹葉牡丹
        花紅色,至紅紫色。分布于四川西北巴塘、雅江、道浮、康定,云南昆明、麗江、嵩明、東川等地的河谷及林緣地帶。
    1.7 紫牡丹
        花紅色至紫紅色,花絲深紫色。分布于云南麗江玉龍雪山、永寧、鶴慶、大理、德欽、中甸等地,四川西南部木里及西藏東南部扎囊地區。
    1.8 黃牡丹
        花瓣黃色,有時邊緣紅色或基部有紫色斑塊;花絲淡黃色。分布于云南中部昆明、嵩山、祿勸;西北部大理、洱源、德欽、中甸、麗江、維西及東、西部景東一帶。此外,還分布于西藏東部波密、林芝、工布江達、隆子一帶,以及四川西南部木里等地。
    1.9 大花黃牡丹
        花黃色。原產中國西藏東南部的藏布峽谷的一較小范圍內,林芝、米林一帶。在林芝,其分布區為以川西云杉、喜馬拉雅山冷杉為主組成的亞高山常綠針葉林。
    1.10 延安牡丹
        白色或淡紫紅色,基部具深紫黑色斑塊。該種產于陜西延安萬花山側柏林中。
    1.11 林氏牡丹
        白色,基部具紫黑色斑塊,花絲白色,花藥黃色。產于甘肅(文縣白馬河溝海拔1570m 林內、陡坡巖縫)、湖北(寶康大水海拔1600m 山區)、河南(內鄉寶天曼海拔800m、嵩山西沙溝海拔1080m 的地方)。
    2 牡丹野生種質資源的保護利用現狀
    2.1 野生分布區急劇縮小,不少野生資源面臨瀕危近年來, 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日益擴大和無節制的濫采亂挖, 使野生牡丹的棲息地不斷縮小, 導致野生牡丹資源越來越少。如李嘉玨等在甘肅中南部林區調查時發現該地紫斑牡丹野生分布范圍已縮小2 / 3 以上,馬腳山紫斑牡丹已經絕跡。另據一些植物學家調查證實,分布有大量楊山牡丹、紫斑牡丹、卵葉牡丹、矮牡丹的河南省,如今分布區已十分狹窄,有的類群所剩無幾。河南西部洛陽周圍山區和秦嶺太白山區,古代是我國野生牡丹的重要分布區,如今很少能見到野生牡丹。
    2.2 野生牡丹資源外流,降低我國資源優勢和未來競爭力早在公元8 世紀唐朝開元年間,牡丹便開始傳入日本,后陸續傳入英國、法國等。目前,我國所有的野生牡丹在國外都已安家,其野生種栽培數量甚至超過了我國。如我國西藏的大花黃牡丹在英國皇家植物園和歐美許多其他植物園中生長得非常好,而我國只有在西藏的原生地才能看到,內地引種往往都不成功。據不完全統計, 中國已有數百個牡丹園藝品種和優良野生種外流他國,成為國外培育新品種的材料,大大降低了我國的資源優勢和未來競爭力。對現有野生資源如不加以保護利用,反被其他國家重視,到最后只會落得“端午節被韓國搶注世界文化遺產”一樣的結局。
        2.3 科研投入不夠,大多數野生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由于科研投入不夠等因素, 國內對現有牡丹資源的研究利用情況很為浮淺,過分強調了牡丹的文化性和觀賞性,而忽視了資源對育種工作的重要性。一些資源的優異基因沒有得到挖掘和利用。現有栽培品種基本局限于中原一帶的種植資源,而很多色更艷、花更大的邊遠野生種并沒有用上。
    3 野生牡丹瀕危主要原因分析
    3.1 自身生物學特性的限制
    在天然種群中牡丹生長緩慢,生長周期長,平均需7 年時間才能開花結實,個體繁殖系數低,尤以種子特性影響較大。
    3.1.1 種子數量少矮牡丹、紫斑牡丹天然條件下豐花性差,枝條切具隔年開花的特點。據調查, 野生矮牡丹開花個體僅占14%,紫斑牡丹50%,且胚珠大部分敗育。此外,它們的種子脫落時,子仍未發育完全,還需一段后熟期才能萌發。還有,牡丹種子衰老快,壽命短。
    3.1.2 野生牡丹種群個體數目少異交率減低, 種子生活力下降,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限制種群的發展。
    3.1.3 種子萌發時間長, 難度大由于牡丹種子具上胚軸休眠特性,解除休眠需要一定條件,從而限制了種子數量本來就少的野生牡丹種群的更新和發展。
    3.1.4 種子必須有較高的含水量黃牡丹除胚的休眠特征外,種子在干燥氣候條件下,很容易失水而失活。
    3.1.5 種子萌發生根率低如紫斑牡丹采自神農架和陜西略陽的野生種子生根率只有4.4%和12%,且萌發出苗困難。而紫斑牡丹在自然條件下,只能通過種子進行有性繁殖。
    3.1.6 甲蟲危害甲蟲作為主要傳粉者之一, 在傳粉過程中常啃食心皮和胚珠,紫斑牡丹尤為嚴重。黃牡丹還有種實害蟲,以其胚乳為食,部分地區(云南祿勸卓于山)危害率可達90%。成熟種子又被鳥類吃掉。
    3.2 生存競爭中的脆弱性
        由于野生牡丹繁殖特性中的弱點, 以及它們對生境的嚴格要求,當生存環境發生變化時,其適應能力差,而在生存競爭中遭遇淘汰。
    3.3 遺傳多樣性水平偏低
        現有野生牡丹多為小群體,個體數目少,且分布孤立分散,異交率比較低,通常導致遺傳多樣性水平偏低。許多學者認為,遺傳多樣性偏低常是瀕危的一個指標。因為多樣性水平低,使得種群很難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
    3.4 隨意采挖,環境惡化的影響
        因為各種野生牡丹既是名貴花卉,又是中藥材丹皮的來源,醫藥部門的收購造成了大部分野生牡丹資源的枯竭。另外,由于大面積自然植被的破壞,如森林的砍伐、火燒和墾殖,過度的放牧,以及修路開礦等間接破壞,都不同程度地破壞了野生牡丹的生存環境,使它們失去了生長繁殖的空間,導致瀕危。隨著人們對環境影響強度加大,進一步威脅著牡丹的生存環境。
    4 野生牡丹種質資源利用保護措施
    4.1 嚴格堅持原則、科學合理利用
        在保護利用野生牡丹種質資源時, 要正確認識野生牡丹資源的特性,改變單純保護、片面保護的觀念,大力推動資源培育,科學合理地對資源加以開發利用,堅持“保護第一、大力培育、合理利用”的原則,要以保護為基礎,促進資源的人工培育,在資源允許的范圍內加以科學合理的利用, 而絕不是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的“殺雞取卵”式利用。
    4.2 大力建立原生境保護區
        根據野生牡丹的區域適應性, 對野生牡丹資源進行原生地保護是最好的保護方式。采用這種方式一定要提高當地群眾和官員的認識水平,最好將保護點設在保護區內。對野生牡丹進行封育保護的效果是顯著的。在甘肅子午嶺合水總場太白林區,禁止采挖野生紫斑牡丹已有23 年, 曾受到嚴重破壞的近200hm2分布區內,紫斑牡丹野生居群正在得到恢復。而分布在云南東北部、四川西南部、西藏東南部及貴州西部的紫牡丹、黃牡丹、狹葉牡丹,因主要靠地下莖進行營養繁殖,只要控制濫采亂挖,就不會有滅絕的危險。
    4.3 建立和完善非原生境保護設施,實現野生牡丹資源的遷地保護在合理建立和完善非原生境保護設施后, 基本所有的野生牡丹資源都能在非原生地安家, 從而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一個野生牡丹保護網絡體系。目前,國內一些科研單位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已開始注意野生資源的遷地保護工作,這些單位有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甘肅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中國牡丹研究中心、甘肅榆中和平牡丹園、洛陽國家牡丹基因庫等。以中國花協牡丹芍藥分會副會長李嘉玨研究員及何麗霞高級工程師為首的研究小組,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下,已在蘭州建成我國野生牡丹種類搜集最為齊全的種質資源圃, 為今后系統研究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4 開展牡丹種質資源的更新繁殖、性狀鑒定和評價開展牡丹種質資源更新繁殖技術研究, 并對牡丹種質資源的優良品質、重要性狀進行鑒定和評價,加強不同環境條件下野生牡丹特異性狀的鑒定, 篩選出有特定觀賞價值或抗性的優異資源,并同時加強對現有種質資源尤其是優質資源的繁殖利用。
    4.5 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實現牡丹資源的高效綜合利用網絡國內重點科研院校,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進行優異基因發掘和功能基因組研究,爭取獲得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標記基因,并對重要基因進行分子標記和克隆,為牡丹育種提供重要的中間材料及分子標記選擇技術,促進牡丹野生資源的合理利用。同時,要建立快速、簡便、高效的信息和實物共享技術平臺,擇優向育種單位提供優異種質,充分發揮優異種質資源的利用潛力。
    4.6 加強物種保護的法制建設
        盡管我國牡丹野生資源種類豐富,分布廣泛,但是由于近年來開發利用過度,很多資源都面臨威脅,急需保護。國家應該出臺一些相關法規對其進行強制保護。為此,應做到以下三點:一完善野生資源保護法規體系;二加強法制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意識,自覺保護;三執法單位、執法人員要嚴格執法。


     


    本文地址: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7438.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
    文章錄入:希望的田野    責任編輯:耕農 
    【字體: 】【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相關文章
      沒有相關文章
    中國農業人才網及旗下網站 版權所有 2003- ©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服務價格 | 付款方式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中國農業人才網及旗下網站為您提供畜牧人才種植人才農資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職招聘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孕妇特级毛片WW无码内射|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无码熟妇人妻av| julia无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乱人伦Av在线无码|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少妇中文无码高清|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美利坚合众国AV无码| 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99久无码中文字幕一本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