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速趨緩致人才供需雙雙下降 勞動密集型和傳統服務業招工最難
原因分析:經濟運行態勢和人才流動區域變化
第一季度南方人才市場共舉辦116場招聘會,但入場企業、提供職位數及求職人數均有所下降。記者 丁玎 吳偉洪
第一季度才市盤點
第一季度經濟增速放緩的跡象已經在才市有所顯現。昨日,中國南方人才市場發布了2012年第一季度才市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招聘求職的人員數量雙雙下降,勞動密集型企業及傳統服務業出現缺工現象,普通工人和技術工人呈現“雙短缺”態勢。調控之下的房地產業疲態顯露,行業人才需求同比萎縮了1/4。而對廣州而言,職場性別比例失衡的現象愈發嚴重,男女比例達到7:3,招聘求職現場女性成了稀缺“品種”。
節后南方人才市場現場招聘供求數據表
時間
舉辦場次(場)
單位數(家次)
職位數(個)
入場人數(人次)
2012一季度
116
16288
249899
265534
2011一季度
120
19634
298665
368412
同比
-3.33%
-17.04%
-16.33%
-27.92%
現象1
求職人數顯著下降
2012年第一季度,南方人才市場共舉辦116場招聘會,同上年大致持平;進場企業共1.6萬家,比上年減少17%;提供職位數約25萬個,同比減少16個百分點;進場求職人數26.5萬人次,比上年減少約三成。網絡招聘方面,南方人才網新增企業數4613家,與上年基本持平;新增職位數2.6萬個,同比上升了16個百分點;新增簡歷數6.5萬份,同比下降約一成。南方人才市場現場招聘數據顯示,無論是進場招聘的企業數、提供的職位數,還是進場求職的人數都下降了15%以上,尤其是求職人數下降的比例更大,近30%。
從往年情況來看,春節過后,企業人才供求量大,各種招聘途徑也較為火爆,現場招聘尤其明顯。專家分析,今年企業招聘意愿的下降,說明企業內部人員調整緩慢或者是經營狀況改變導致對人才需求開始放緩。有研究表明,經濟增長同市場招聘需求呈正相關,而南方人才市場的供求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經濟增速趨緩。同時,近年來的才市供需情況和經濟運行情況的關系也印證了這一點。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南方人才市場在節后的供求數據比2008年下降,到2010年才有所上升,2011年上半年達到歷史的最高點,但2011年下半年又有所下滑,特別是第四季度,下降尤為明顯。
求職人數的減少,說明一部分返鄉員工在當地家鄉或者其他區域找到合適的工作機會。最近幾年來,廣東企業開出的薪資已不足以對人才南下構成足夠的吸引力,部分人才和高校畢業生到廣州工作的機會成本變大,動力變小。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數下降的性別比例中,女性求職人員下降尤其明顯。根據大致統計,2012年度二三月份男女求職人員約為7:3,而2011年同期的比率約為6:4。有企業也反映,現場來應聘的求職人員,男女比例失調,女性求職人員比較少,招聘文職類職位對女性有需求但可供選擇的應聘人員不多。
現象2
勞動密集型企業傳統服務業缺工占七成
原因分析:企業薪酬達不到求職者“心理價位”
雖然南方人才市場服務的對象是以大專學歷為主的人才,但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傳統服務業企業由于在其他渠道難以招到合適的人才,部分企業的職位開始在人才市場招聘。參加南方人才市場紡織、服裝鞋帽、皮具、染整、箱包、輔料、飾品及輕工業類專場和機械、技能技術、自控、工業設計及五金模具類專場招聘會的企業比往年有所增加,職位需求量也比較大,特別是對專業性技術人才需求較多,但企業反映應聘者不太理想。據統計,目前缺工的行業主要集中在制鞋、箱包、制衣、五金、餐飲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及傳統服務業,占缺工總量的七成左右。
今年企業用工日趨緊張,但是很多企業反映招聘錄用率不高。據對一些企業的調查,許多招聘企業的崗位錄用率都在40%以下。企業反映,招聘現場能收到不少求職簡歷,但來面試的比較少,面試之后進行復試的就更少。究其原因,對眾多求職者來說,最關心的還是工資待遇、作息制度和工作環境。但目前不少企業提供的薪酬和眾多求職者的“心理價位”仍有差距。
現象3
外貿人才供過于求
原因分析:外貿壁壘影響企業發展導致用工需求縮水
據對南方人才市場營銷及外語外貿類大型專場招聘會的分析,前來南方人才市場招聘的外貿企業比去年有所減少,但前來求職的人數卻在增加,存在較為嚴重的失衡現象。同時,外貿企業對求職者的學歷和知識結構、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求職者卻對外貿企業的工資薪酬、工作環境和作息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影響著外貿行業人才匹配的成功率。這反映出,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不穩定性以及國外不斷增設的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企業的影響,外貿企業發展受到一定影響,進而影響了就業。
數據還表明,保險類、保安等服務類、百貨連鎖零售服務類、餐飲娛樂類、證券金融投資類等類型的人才供給遠遠大于需求,技能人才類、高級管理類職位的人才則供不應求。
據統計,企業需求最多的前十類職位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銷售類職位,約占13%。與此同時,求職者最多的前十類職位中,銷售類職位也是最多的,但占總供給的比例比其需求少5%左右。銷售類崗位大幅招人,一方面是由于其工作性質、薪資結構決定了銷售類職位一般采取低底薪、高提成的薪酬政策,以銷售結果為薪酬導向,對個人的主動工作能力要求較高,工作較為辛苦,壓力也較大,從而造成銷售類人才流動率高,人員流動頻繁,企業需要招聘大批人才來補充新鮮的血液;另一方面具有工作經驗的銷售人員較為短缺,經常出現大量招人的同時又大量缺人的尷尬局面。此外,由于招聘銷售人才的行業涉及面廣,涵蓋了包括消費品行業、貿易行業、房地產行業在內的幾乎所有行業,這就產生了大量的職位空缺。
現象4
原因分析:政府調控力度大
房產建筑業人才需求同比萎縮1/4
數據顯示,餐飲、酒店、娛樂、服務業需求量較大。根據對二三月份的數據統計,參加各種招聘會的此類行業企業約占參會企業總數的15%。這主要是隨著國家級中心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和區域商業中心發達,特別是本地旅游業發展較快,與之配套的餐飲、酒店行業和服務業也同步發展,使得該行業的人才缺口持續增大,促使此類企業廣招各類人才;同時此類企業招聘職位的涉及面較為廣泛,包括市場、行政、管理、客服、營銷等領域都需要大量人才。
生物醫藥類企業供需兩旺,用人條件也在不斷提高。中國南方人才市場的數據顯示,生物醫藥類企業中需求較多的職位主要是醫療器械銷售、生物制藥類銷售代表。在生物醫藥類專場招聘會上,醫藥代表、藥品銷售等銷售類職位占去了整個招聘需求的半壁江山。但同時,執業藥師需求大、供應少,造成人才匱乏。在現場招聘中,醫藥代表的基本薪資為1800元—2500元,月收入大部分來源于提成。隨著職位的上升,門檻也隨之抬高,要求有一定銷售管理經驗和一定的客戶資源。隨著基因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發展和產業升級,生物技術與現代醫藥人才的缺口會越來越大,緊俏專業包括: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資源科學、藥物制劑、制藥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中藥學等。
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行業需求有所萎縮。隨著政府對房地產發展的調控越來越明顯,該行業人才供求呈現萎縮態勢。南方人才市場建筑建材、房地產、園林綠化、物業、家具家居及裝修裝飾業專場招聘會數據顯示,與之相關的房地產開發、咨詢、物業服務的招聘和求職人數都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約1/4。但該行業下游的租借、轉讓等人才需求卻比上年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