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
一、“十二五”飼料工業發展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握動物性食品需求繼續增長、現代養殖業加快發展的機遇,以建設中國特色飼料工業強國為目標,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進一步推行現代企業制度,強化科技支撐,加強監督管理,著力構建企業管理規范、產品優質安全、資源高效利用的現代飼料工業,為保障動物性產品安全充足供應提供物質基礎。 二、“十二五”飼料工業發展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開源節流,優化飼料資源配置 始終把資源開發和高效利用作為保障飼料工業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廣辟飼料來源、加大非常規飼料資源開發力度、減少生產損耗、提高飼料轉化率,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調整原料供求關系,綜合運用期貨、金融等手段規避原料市場風險。 (二)堅持科技創新,推進生產方式轉變 始終把科技進步作為提高養殖業和飼料工業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率的重要途徑。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作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原創型和實用型技術的開發和推廣能力,推動行業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三)堅持安全優先,規范企業生產經營 始終把保障質量安全作為飼料工業發展的首要目標。健全飼料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加大飼料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完善飼料生產經營誠信體系,推動飼料生產經營規;、標準化、集約化,建立完善政府監管、企業負責、社會參與的飼料質量安全風險防控機制。 (四)堅持統籌兼顧,促進產業協調發展 始終把飼料添加劑、飼料機械、飼料原料工業作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提升飼料添加劑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加快建設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飼料機械工業,建立符合我國資源稟賦的飼料原料供應體系,推動飼料行業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十二五”飼料工業發展目標 飼料工業“十二五”發展的總體目標是:飼料產量平穩增長,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升,飼料資源利用效率穩步提高,飼料企業生產經營更加規范,產業集中度繼續提高。通過5年努力,初步實現由飼料工業大國到飼料工業強國的轉變。 具體發展目標為: 飼料產量。飼料總產量達到2億噸。其中,配合飼料產量1.68億噸,濃縮飼料產量2600萬噸,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量600萬噸,主要飼料添加劑品種全部實現國內生產。 質量安全。安全評價、檢驗檢測和監督執法三位一體的飼料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建立,飼料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5%以上,飼料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 企業發展。年產50萬噸以上的飼料企業集團達到50家,其飼料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比例達到50%以上,飼料企業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 資源利用。秸稈飼用量增加1000萬噸,飼用秸稈處理利用率達到50%。雜粕、糟渣、食品加工副產品等存量較大的非糧飼料資源優質化處理利用水平明顯提高。 節能減排。低氮、低磷等環保型飼料產品研發與推廣取得明顯進展,飼料產品中礦物質、微量元素和藥物飼料添加劑使用更加規范,飼料工業單位產值能耗穩步下降。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