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發展如皋種業的建議
如皋是農業大縣.如皋也和全國一樣.農作物種子市場面臨挑戰.且同時面臨種子市場準入條件低、經營人員多且素質差、管理水平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管理難度大等諸多制壓種業發展的問題因此.規范種子的經營行為、提高經營人員素質是當務之急。 2.1 組建種業“航母”.提升如皋種業集團的競爭能力根據市場規則、現有的市場體制、管理模式和如皋農業生產的實際.借鑒兄弟縣市種子管理工作的經驗,如皋應由政府牽頭:將現有的種子經營企業(有資質的僅4家)聯合起來。組建一個如皋種業集團公司.通過行政手段進一步規范如皋的種子市場.通過行業自立改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提高產品的信譽度,實現生產、加工、銷售、技術指導于一體的綜合性集團公司:實行品種布局區域化、種子生產專業化、種子質量標準化、種子加工機械化.在市農業部門的指導下統一供種.減少對外來種源的依賴:實行鎮區統一品種布局、統一栽培技術、統一市場管理,從而減少農作物種子質量事故的發生.避免群體事件的重演。 從體制入手。把現有的具有生產、經營能力的小公司聯合組建成大“航母” 種業集團應根據各自的長處.合理分工,形成生產技術優勢、加工包裝技術優勢、集團營銷優勢和優良的人脈優勢等.充分發揮各自的長處.參與市場競爭。提升如皋種業集團的競爭力。 完善良種推廣體系 良種推廣應當遵循“試驗、示范、推廣”的原則.要通過自己的基地創建豐產方、參加豐收競賽活動等形式.充分展示新品種的優良特性.并組織不同層面的觀摩活動,讓廣大農民朋友認識、了解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讓我們的銷售心愿變成他們自覺購買的行動.從而實現豐產目標。 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完善服務網絡.把現有的種子經營戶中有一定群眾基礎、有一定專業知識、能守法經營的經營戶聯合起來.從而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對品種、技術、信息的需求,形成“魚水”關系。 2.2 建立良種繁殖、推廣體系。減少種子進口依賴。提高種子的質量和保障供給能力按照“科學規劃、項目聚集、政策支持、機制創新”的基本思路,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推進種子生產的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組織化,進一步提高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種子的自給率。 科學規劃 根據如皋農業生產對種子需求的實際.合理制定品種利用計劃、種子生產計劃和種子的營銷計劃 項目聚集 結合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種子工程”、“商品糧基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等基礎設施項目,和省、市、縣要配套安排的資金.整合各類資源,加大設施投入。實行政府項目支持一點、企業自籌一點的原則,在不改變土地用途的情況下.由企業向農民租賃或流轉土地.新建長期穩定、集中連片、標準化的種子生產基地。在基地建立種子生產專業合作社.依托種植大戶進行生產.提高種子生產的組織化程度 政策支持一是土地租金上給予優惠 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示范、展示園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是農業生產研究的基本領域。收益較少、較慢。因此在土地租金上不能混同于高效農業項目或設施農業項目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示范、展示存在眾多的風險:新品種的適應性可能導致種植區域減產、減收,甚至絕收;農作物新品種配套技術的探索有可能導致減產以及不可預見的農業自然災害因此政府在幫助土地流轉時應給予政策性補助.扶持種子企業 二是資金上給予扶持。農業是基礎產業.更是弱勢產業.投入產出比較低:而農業生產中的種子生產又是農業生產的基礎產業。面臨花工多、農業投入成本高、工作程序復雜、技術要求高以及結果的準確性,對大面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因此,政府應當支持農作物新品種展示園的建設.從農業發展基金中撥出部分資金扶持農作物新品種展示園的建設由于農業生產周期長(1年一個周期)、資金周轉慢(種子生產經營資金周轉期一般在l2~l5個月)、資金投放量大(年每667m2土地投入資金1500~1800元)等特殊因素制壓.投入產出率低.因此政府應給予資金的扶持 機制創新鼓勵通過市場兼并和重組等手段.進一步促進種子企業整合.對無法達到種子企業新準人條件的,通過市場手段,實現轉型,成為大型企業的代理機構 這樣做的好處:一是集中引進、試驗、示范農作物新品種,統一對豐產性、抗逆性、適應性、品質進行種植鑒定.以尋找適合本市大面積農業生產的新品種以及相配套的農業新技術(良種良法),為本市農業生產服務。二是加快繁殖適合本場大田使用的農作物新品種.滿足市場的需求.提高本市農作物種子的自給率.減少對外來種源的依賴。三是凈化種子市場。 2.3 加強種子監管和服務方式.提升監管和服務能力 理順市縣農業部門內部種子管理和農業行政執法機構的關系,規范種子技術管理、市場管理、農業行政執法中的行為.減少農業部門內部“內哄”弱化種子管理工作現象 加強種子管理隊伍建設.培養一支專業理論強、業務素質高、管理有方的種子管理隊伍,定期、不定期組織專業培訓.對種子行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組織調查研究.并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從而達到種子專業隊伍有人抓、種子專業技術有人管理、種子市場問題有人查處研討,使種子管理人員法制意識強、工作行為規范、工作作風嚴謹、工作效率提高、工作形象不斷提升,減少亂作為、不作為行為,糾正以罰代管、以罰代法等不良現象。 加大行政執法、聯合執法的力度.嚴格監管市場。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會同工商、物價、公安、質量等部門對轄區內種子生產經營情況進行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堅決取締無證生產、經營行為:對違法情節較輕、認錯態度較好的企業給予相應的處罰,旨在教育、挽救,糾正不良行為;對情節嚴重、教育不改的.應從重處罰.直至吊銷生產、經營許可證,終身取消種子生產、經營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