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在《中共中央加快林業發展的若干規定》、省政府《關于加快遼東山區林業產業發展有關政策的通知》、丹東市政府《關于加快丹東市林業產業發展意見》文件精神的鼓舞下,東港市制定了“十一五”期間林業產業發展規劃,特別是制定了2008-2010年林業產業倍增發展規劃,明確了發展思路和目標,林業產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有的產業項目已經形成了規模,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特別是有的產業項目不僅是丹東排頭兵,也在全省乃至全國名列前茅?梢哉f,東港市雖然是林地面積小縣,但是逐步實現林業產業強縣。“十一五”最后一年,全市實現林業總產值16億元.先后獲得“全國經濟林建設示范縣”、省“板栗基地建設先進縣”的稱號。在發展林業產業過程中,基本建成了八大產業。現將八大產業現狀及發展建議總結如下。
1 東港市林業產業現狀
1,1 板栗經濟林產業
截至2009年,全市板栗總面積已發展到1.48萬hm2 ,產量達到2.046萬t,產值達到1.198 2億元。近5年來,每年平均新增板栗面積800 hm2以上,板栗總面積占全市林業用地面積35%以上,板栗產業已成為山區農民的支柱產業。
在建設板栗基地發展板栗生產中,通過規范化管理,引進大豐、丹澤、有磨、土60、國見、金華、岳王、黃豐等10多個優良品種,嫁接面積達1.40萬hm2。近5年平均每年以近l 733.33 hm2 的嫁接速度增長。全市板栗面積1.48萬hm2 ,分布在16個鄉鎮,132個村,834個村民組,20 539戶。其中1 333.33 hm2 以上的鄉鎮有5個,666.67 hm2以上的鄉鎮有4個,66.7 hm2 以上的鄉鎮有7個。全市板栗重點村已發展到36個,15 578戶。逾8 666.67 hm2 .2009年有8個村板栗人均收入占總收入的30%以上,實現了板栗生產專業村。全市有3 142戶板栗年收入達到5 000元;有11777戶年收入達到l萬元;有466戶年收入達到2萬元;有101戶年收入達到5萬元。
板栗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全市板栗深加工企業的發展壯大和板栗專業合作社建設。全市現有前陽東大食品有限公司、廣天食品有限公司、十字街金海板栗有限公司、長安明達食品有限公司、東港市丹京食品廠五家板栗食品加工企業,年加工板栗4 000t,出口3 400t,創匯1 000萬美元。目前,全市農民板栗專業合作社建立已達到10家。板栗產業的發展已走向“公司+基地+農戶+訂單”產業化鏈條,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有一定份額,而且大量銷售國際市場。
隨著丹東板栗地理標志產品的使用和管理辦法的出臺,打響東港板栗品牌,維護板栗的生產經營秩序、確保東港市板栗品質與特色顯得越來越重要。全市人民一定要把板栗產業抓好,實行無公害栽培管理,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數量,把東港市的品牌打出去,為農民致富奔小康提供堅實的項目保證[1]。
1.2 林業種苗花卉產業
近幾年全市苗木花卉發展較快,面積已達到666.67 hm2 ,年產值在7 000萬元以上,主要分布十字街鎮、長山鎮、馬家店鎮。涌現出十字街鎮龍潭村苗木花卉專業村、東尖山苗圃、龍潭苗圃、東港市長青林業技術推廣示范基地等一批規模大、效益好的苗木花卉示范園區和苗木花卉專業合作社,目前苗木花卉專業合作社建設已達到5家。該市所產的苗木花卉,不僅解決了全市城鄉綠化美化的需要,還遠銷福建、廣東、上海、內蒙以及東北三省塒。全市茁木花卉之所以銷售快、知名度高,與該地區苗木花卉品質優、長勢好、檔次高有關。因此,深受省內外、國內外客戶的青睞。
1.3 紅松果材林產業
全市現有紅松果材林近1 866.67 hm2,主要分布在長安等5個鄉鎮和1個林場,結果面積達800 hm2。這幾年經過精心管理,開展修剪、噴藥、施肥、嫁接和回縮樹頭,年產松樹籽200萬t,產值達400萬元。東港市± 壤肥沃,氣候適宜,十分有利于紅松生長。所生產的紅松籽果大,果仁飽滿,是目前市場上的搶手貨。東港林場每年在采收之前,就已與客戶簽訂銷售合同,一次性收取銷售金額70萬元。
1.4 速生商品用材林產業
全市現有以落葉松、楊樹、刺槐為主的速生商品用材林面積4 000 hm2 .年產值在2.3億元左右。主要分布在全市17個鄉鎮,林齡多為中幼林。經過撫育管理,這些用材林即可采伐利用[3]。
1.5 木制品和林副產品產業。 全市現有涉林企業141家,主要是木制品生產、木材加工、林副產品加工為主,年產值在6.3億元左右,其中產值在2000萬元以上的有10家。這些企業多為出口創匯企業,如萬隆木業、東洋木材、申城木業、匯友木業、港林公司、鄭氏木業、昌華木業、東華木業、丹京食品、東大食品、明達食品、金海板栗、廣天食品等,年出口創匯8 000萬美元。這些涉林企業的發展,帶動了東港市商品用材林和板栗經濟林的不斷發展。同時,還帶動了周邊農戶和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東港市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6 林下中藥材和山野菜產業
全市已發展中藥材2000 hm2.主要是五味子、刺五加、細辛、天麻、山人參等 年產量2 100t,產值2200萬元。中藥材合作社已建立10家。山野菜已發展面積1 466.67 hm2 ,主要是刺龍芽、蕨菜等,年產量310t。產值420萬元。
1.7 涉林動物養殖業
東港市地處黃海北岸,水產品資源較為豐富,有著涉林動物養殖的優越條件。全市有900戶養殖貂、狐、貉、鹿等,數量達到20.05萬只(頭),產值達4 500萬元。林蛙主要分布在長安、黑溝、合隆3個鄉鎮,年產成品蛙200萬只,年產值達1 600萬元。特別突出的是菩薩廟鎮,200余戶養殖水貂,超500只的1O戶,超1 000只的4戶,全鎮共養水貂4萬只,狐貍6000只,同時引進烏蘇里貉子、梅花鹿,全鎮年產值1 350萬元。實現利潤800余萬元。
1.8 森林旅游業
這幾年該市以大孤山森林公園、大鹿島度假村、老石山原始部落為主的森林旅游業快速發展。經過實施幾期改造工程后,旅游場所面貌煥然一新,旅游接待檔次明顯提高,服務質量在進一步加強。年接待游客30萬人以上,收入達7 000余萬元[4].
2 發展建議
一是針對丹東地區特色產業,如板栗產業等,應加大宣傳力度和資金投入。加大包裝,制作宣傳光碟;搞好板栗加工企業項目可行性報告材料的包裝;做好項目的招商引資。尤其是加工企業[5-7];應加大以獎代補力度,對板栗專業合作社和加工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二是引進林副產品加工企業。隨著東港市林下中藥材規模的增加,產量的提高,迫切需要有中藥材加工企業和銷售市場,及早解決林農生產的產品賣難問題。三是引導扶持木制品加工名牌企業,創造名牌產品。盡管東港市木制品加工企業家數多、規模大,但大部分都是以生產馬桶蓋為主.沒有叫得響的木制品產品品牌,市場份額占的小,購買力小,制約了木制品加工企業的發展。因此,應著力構建木制品加工龍頭企業,以帶動整個林業產業的發展[8]。
本文地址:
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5005.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