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Page]
2.4 林業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一是人員結構不合理、技術力量不強、林業技術人員缺乏。一方面現有干部職工中林業大中專畢業生較少,具有大專學歷的人員占12%,且多數為后取學歷,存在學歷提高與水平提高不同步;另一方面從21世紀初以來沒有招收林業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補充人員主要來源于復轉軍人。林業技術工人數量偏少,直接影響林業生產發展,導致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降低。二是林業技術培訓不能適應林業發展需求。全縣林業系統人員中沒有經過正規林業教育的高中畢業生、沒有學歷的人員所占比例較大,該類職工文化水平、專業技術、技能不能適應林業發展需求。需要系統地進行培養、培訓。三是人員分布“頭重腳輕”。機關人員臃腫,人浮于事,有人沒事干,基層人員吃緊,有事沒人干。 3 發展對策 3.1 狠抓林業項目工程.大力調整林業結構 要借助目元貸款、血防林、油茶、亞行貸款、退耕還林等林業項目發展的良好機遇,統籌安排,大力營造經濟林和兼用林,著力調整全縣林業結構。在林種的選擇上,按照生態林、經濟林、兼用林3:2:5的比例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在樹種的選擇上,生態林以松木、泡桐等工業原料林為主,實行針闊混交;經濟林以橙柚、油茶、楊梅、板栗、梨等水果為主。在林種、樹種的布局上,根據自然、地理條件,結合區域支柱產業開發,溪河兩岸、道路兩旁和水庫周圍等生態環境惡化或水土流失嚴重的區域營造生態林;海拔低、土質肥沃的緩坡或坪地大力發展經濟林;大東山、小東山、天玉山風景旅游帶重點發展風景觀賞林;中低海拔的坡耕地和荒山發展松木、泡桐等工業原料林,高海拔區重點發展杉木。 3.2 積極實施林業綜合立體開發。努力推進林業產業向縱深發展 堅持林業生產與林副產品、相關產業開發相結合。在林業生產合理利用時.要強化撫育間伐工作,即為林木生長提供良好環境條件。在林副產品開發上:一是大力發展優質種苗和花卉產業。大力開展優質種苗基地建設,積極開展人工培育鄉土珍稀名貴樹種和綠化苗木花卉,使全縣成為綠化樹種的生產基地。二是充分依托縣內杉木、松木成林豐富的優勢.著力引進大型木材企業整合全縣近百家雜亂無章木材加工業,努力促進格林化工上市公司落戶縣內,使松脂得到深加工。三是充分利用豐富的山野菜資源,發展以野菜、竹筍等產品為主的山野菜加工業131。 3.3 加強林政管理。積極開展依法治林一是建立健全森林資源綜合評估監督機制。森林資源發展、保護、開發利用,是林業工作的三大主題,保持森林資源發展、保護、開發利用的和諧協調,是保證吉水縣林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建立以林業高技術人才為主要成員的森林資源發展、保護、利用的評估監督機制,開展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可行性綜合評估,增強森林資源利用的科學性,監督制止過度開發、超限利用現象的發生。二是繼續發揮三級書記抓林改的優勢,努力解決林地糾紛,化解矛盾,明確權屬。三是加大林政執法的力度,加強砍伐證和木材指標的發放和管理,落實限額采伐制度,從源頭上把住木材流失關,嚴厲打擊亂砍濫伐、盜伐偷運及非法侵占林地等違法行為。依法規范全縣林木采伐、運輸、經營加工行為,穩定吉水林業發展基礎不動搖,開創吉水縣和諧高效林業發展新局面。 3.4 穩定執行林業政策。創新林業發展思路 一是按照生態效益優先、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原則。全面推行生態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分類經營。一方面應當積極爭取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爭取上級盡快落實森林生態效益的補助政策;另一方面要結合商品林實際情況,向上級努力爭取增加商品材限額采伐計劃。二是面對林改分山到戶率高情況,要指導林農抱團發展,即多戶聯營合伙生產,實行集約化管理。三是積極弓1導林農拉帶造林,國有林場要典型示范,加大林業信貸力度,彌補造林資金不足。既要取得經濟效益,又要保持生物多樣性,取得生態效益。四是林業工作者學會“彈鋼琴”,在做好山下造林的同時要加強山上林木管理。 3.5 健全完善規章制度。努力培養創新型林業隊伍 一是依據林業工程需求,做好人才培養、培訓的計劃,按照計劃切實抓好人才培養,采取自學、集體輔導學、選派培訓學等多種形式,全面加強職工的政治、業務學習,全面提升職工隊伍素質。并積極向人事部門申請弓1進林業大中專畢業生充實基層。二是建立和完善林業工作獎懲激勵機制,面對陽光津補貼發放的新形式,與職工工作掛鉤的獎懲相對偏少,干多干少一個樣,職工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有所削弱。要堅決抑制平均主義思想的抬頭.建立新型獎懲機制,實行單項工作總結表彰制,對林業重點項目工作,開展一項,總結一項,表彰一項,并對工作干得多、干得好者,在職務晉升、評先評優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重點獎勵,以調動和保護職工工作積極性,更好地服務于全縣林業事業發展。三是著力解決頭重腳輕問題.選拔機關優秀干部到基層任職,其他機關干部職工通過考試和考評,根據需要確定機關與基層的工作人員,消除機關人浮于事、基層人員吃緊現象。要關心基層人員生活,努力改善其生活環境,將補貼傾向基層,穩定基層林業隊伍人心,激發其工作熱情。 3.6 深化林業改革。大膽試點創新 開展突破林業發展瓶頸改革試點,緊緊圍繞發展新增資源,鞏固成果,開發新增效益,探索林業發展新路子,推動林業新發展,加速推進生態增效、林農增收林業工作目標的實現,讓林業更好地為全縣社會經濟的發展服務.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