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中糧集團獲悉,該公司計劃在2012年-2015年期間,投資20億元建設種豬養殖(養殖)基地及相配套的產業鏈項目。3月10日,該集團旗下中糧肉食投資有限公司與四川廣元市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協議,
在今年兩會期間,大型企業武鋼也對外透露,將進軍養豬業。武鋼新聞發言人陳永志表示,武鋼將利用后勤集團的閑置資產和富余人員,生產綠色有機食品、養殖生豬,投資金額未定。據悉,“鋼鐵俠”養豬種菜,是鋼企向“非鋼”轉型計劃的一部分。
這兩年,養豬業成為資本投資的熱門項目。除了中糧、武鋼,包括IT界的聯想、網易,以及投資大鱷復星集團、高盛等均涉足養豬業。眾多外來資本的“多元化戰略”中,為何獨獨“鐘情”養豬業?眾多外來資本涌入養豬業,對于國內養豬產業將帶來什么影響?外來資本進軍傳統農業,投資風險有哪些?
陳生 天地壹號創始人/壹號土豬創始人總裁、董事長
劉永好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馮永輝 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
苑志斌 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
陳生:養豬是傳統行業最后的金礦
養豬業是中國傳統行業中最后一個投資機會,外來資本們想進來掘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而且“一窩蜂”地涌進來,也是中國特有的現象。
為什么說養豬業是最后一片投資熱土?首先是市場容量大,目前中國的養豬業市場容量有1.5萬億。哪個行業有這么大的市場容量?鋼鐵業也沒有這么大市場吧?
其次,中國養豬業目前集中度低。在10年內,國內養豬業排名前10名的公司和品牌,市場占有率僅達1%-2%;10年后,若前10名的公司和品牌市場占有率能達到50%,市場格局才會定下來。因此,在此期間,大家都有機會。
以我們公司為例,去年與前一年比業績翻倍增長。2007年剛上市時,壹號土豬的銷售額僅有3000萬元,在2009年整個消費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仍獲得120%的增長,銷售額達到1.2億元,利潤率達到15%。去年壹號土豬漲價兩次,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75%,將超過4個億。今年我們計劃在省內新增100家檔口,屆時檔口總數將近500家。去年,我們出欄量已經達到15萬頭,今年年出欄量有望超過20萬頭。現壹號土豬在省內湛江、陽江、茂名等地的偏遠地區已經投建20多個大型養殖場,同時還正在向海南、廣西等地籌劃養豬場,以備將來向外省擴張。
各路資本進軍養豬業,但是進來的人能否好好地活下去?就看各人造化了。武鋼有錢,若他今年投資建萬頭豬養殖場,估計投資額在1500萬元。武鋼進軍養豬業前景如何,我不做評價,這要看它的戰略,是收購其它養豬企業呢,還是自建?還有待市場檢驗。
不過,跨行業資本進入養豬業存在一定風險,養豬業看似門檻不高,但做起來是有高門檻的,它不像鋼鐵業,這個行業的生產、管理更多是按科學的流程按部就班,但養豬是與生命打交道,每時每刻都會有變化,比如氣候變化、市場波動、消費變化等對產業影響很大,變數很大,不能具體規范,而需要更靈活的管理。
劉永好:資本進入加速農業現代化
十年前,我就呼吁形成各種社會資本廣泛進入農業的格局。今天終于看到這個局面了,包括互聯網、鋼鐵、國外基金在內的多種類型資本都愿意投資農業。“千軍萬馬”投資農業,說明農業快速發展的時機到了,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面臨的資金緊缺問題將逐步通過社會資本來補充。
當前各路資本開始躍躍欲試進入農業,主要有四個因素:第一,農業轉型到了一個關鍵點,從小規模逐步向規模化轉型;第二,在這個轉型過程中,做得好的農業企業會有利潤;第三,13億人的食品消費市場巨大,農業“天花板”很高;第四,農業資金不足,給資金富集的企業提供了出路。
我對于武鋼養豬的目的和具體計劃不清楚,但武鋼是國有大企業,非常有實力。“眾人拾柴火焰高”,歡迎有實力和有準備的企業進入,只有這樣才能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
當然,與工業不同,農業面對的是有生命的對象。對于有生命的產業,它更加復雜。當投資農業的時候,需要對農業的市場風險、自然風險、生物風險、食品安全風險、周期性風險、政策性風險等有充分的認識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