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產學研結合的問題與對策
(一)海洋漁業產學研存在的問題
1.推動產學研結合的有效機制尚未建立
目前在海洋漁業方面的產學研結合仍處于自發狀態 ,漁業企業、研究所和高校的結合主要是基于校友關系或行業關系等 ,合作規模小、投入強度低,缺乏相關的配套政策和制度保證。不具備英美等發達國家
2.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價值取向不同
漁業企業、涉海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產學研結合以科研項目為依托 ,實現資源的優勢互補 ,但又具有不同的價值取向 :前者主要注重科研創新的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 ,而后兩者則在意科研成果、發表論文和職稱評審的相關內容 ,因此在海洋漁業人才培養方面也有不同的方式。
3.漁業自主創新意識淡薄、綜合型漁業創新人才缺乏
我國的漁業企業長期受計劃經濟影響 ,依靠政策傾斜 ,但在目前漁業資源衰退、生產成本增加、國際國內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仍舊沒有強烈的自主創新意識 ,并且由于該行業相對艱苦、工資待遇水平較低 ,吸引人才的優勢不大 ,在開展產學研結合時缺乏全面了解市場需要、漁業發展和科技研發的綜合型漁業創新人才。
(二)海洋漁業產學研問題的對策
1.加強海洋漁業科技產學研結合體系建設
通過建立和完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以實現漁業科技創新為目標 ,以政府引導和社會服務為支撐,以漁業企業為主體 ,以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為創新源頭和依托的協作互動、互惠共贏的產學研合作新機制 ,制定海洋漁業科技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規劃與相應的政策法規。
2.充分發揮市場的導向作用
涉海高校在產學研結合中的關鍵是教育創新 ,因此必須以市場為導向 ,構建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認同的人才核心價值 ,配合國家建立海洋創新體系的需求 ,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培養海洋漁業創新型人才。
3.以漁業企業為主體推進產學研結合
作為產學研結合的主體 ,漁業企業應圍繞企業生產、發展及市場競爭的需要 ,密切結合當前漁業資源和生產實際 ,對漁業開發的現狀和發展進行研究 ,增強科技競爭的緊迫感 ,主動聯系相關高校和科研機構 ,切實有效地推進漁業科技產學研結合。
作為國家海洋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洋大學在培養海洋漁業創新型人才方面具有艱巨而又緊迫的海洋使命。廣東海洋大學立足廣東、面向全國,提倡“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海大精神 ,培養“能安心、能吃苦、能創業”的海洋人才。展望海洋世紀 ,機遇與挑戰并存 ,產學研結合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海洋漁業人才 ,是新時期教育創新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