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業人才隊伍總量不足, 高層次人才偏少。
在我省林業人才總量中, 從學歷結構看, 大學以上學歷的人員只占人才總量的33.4%, 博士研究生只有5名。從職稱結構看, 高級以上職稱人員少, 特別是正高人員為數不多。據有關資料顯示, 全國每萬畝土地有0.8 個農業專業技術人員, 而每萬畝森林僅有0.53 個林業專業技術人員。與國內人才的平均水平相比, 林業人才結構和數量存在顯著差距; 與農業等相關行業的人才水平相比, 在人才建設和發展速度上存在明顯差距。目前全省林業人才總量與當前林業承擔的艱巨任務相比很不適應。
2. 專業技術隊伍結構分布不合理,創新人才緊缺。
全省林業系統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不多, 全省高級工程師占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至今仍不到5%。縣以下林業部門中有52 個縣市區沒有高級工程師, 基層林業工作站人才隊伍中高級職稱人數只占全省林業專業技術人員的0.4%左右, 中級職稱比例為15%左右。新林業學科、新興產業、新技術等高新技術林業科技人才幾乎沒有。
3.從實用技能人才角度看, 林業工人的技能等級嚴重偏低。
高級技師占技術工人的0.55%, 技師占技術工人的2.4%, 高級工占技術工人的28.26%, 中級工占技術工人的36.26%, 初級工占技術工人的32.44%。人員總體素質偏低。林業人才隊伍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1.培養人才, 用好人才的措施不夠得力, 缺乏吸引留住人才的條件。一些基層單位, 甚至大型林產企業和市州林業局已經有多年沒有接收過應屆大學畢業生。一方面是因為機關、事業單位,現有人員多, 編制少。另一方面, 由于利益驅動, 現在報考林業專業的學生為數不多, 一部分大學生不愿意到林業基層及森工企業工作。
2.林業人才工作投入不足。從目前情況看, 在培養、吸收、使用三個環節上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些問題, 最關鍵的是人才工作投入不足。一是沒有穩定的經費渠道。二是林業人才工作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多年來, 林業沒有自己的專業培訓機構和培訓網絡。
3.職稱評定工作與林業行業實際情況不相適應。一是政策不兌現影響參評的積極性。有的縣市區林業局干部職工均執行公務員職級工資, 沒有執行專業技術人員工資, 專業技術人員無參評意愿。有的雖然執行了專業技術人員工資, 但實行的是自己解決工資的辦法,職稱待遇難以到位, 影響了參評積極性。二是一些林場、苗圃、林工企業等企事業單位, 效益不好, 導致這些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無法或無力申報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