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樂業縣板栗生產發展對策
(1)建立優良品種繁育苗圃,促進品種良種化,布局區域化。針對樂業縣目前品種混雜的局面,結合樂業板栗發展的要求,建立優良品種苗圃是十分必要的。今后的板栗種植要搞好規劃、明確任務,做到品種良種化,布局區域化。
(2)抓緊對低產栗園進行良種嫁接改造。主要針對多年不結果或結果產量較低的老、弱樹進行多頭高接換種改造,同時加強土肥水的管理和病蟲害的防治。通過對老弱栗園嫁接改造,實現品種化、良種化和栽培規模化。
(3)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樂業縣早板栗。樂業板栗主要集中在9~10 月上市,發展早板栗,可在8~9 月上市,避開板栗上市高峰,避免因滯銷變質造成的損失,增加經濟收入。
(4)做好板栗的保存和貯運工作。板栗的一大問題是不易貯存,容易變質腐爛,由于采收方法和采后處理及貯運技術條件落后,栗果干濕變化過大、溫度過高,致使栗果變質霉爛,損失嚴重。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提高板栗貯藏保存技術,有條件的地方可建設保鮮冷凍庫等配套設施,保證板栗原料能四季供應,延長鮮果的銷售期,實現貯藏增值。
(5)加大技術隊伍建設,加強無公害優質標準化板栗生產技術的培訓。引進高素質人才,發揮科技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為樂業板栗產業的發展注入活力。加強科技培訓力度,提高對板栗科學栽培管理技術的認識,生產過程中要重視科學技術知識的學習,做到學以致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力圖使板栗幼樹早結果、早豐產,大樹高產穩產,老弱栗樹得到更新復壯,大幅提高板栗的質量和產量,從而提高板栗的經濟效益。
(6)創品牌、拓市場、建立穩固的板栗產業鏈,推動樂業板栗產業的健康發展。要引進先進的板栗加工企業,同時創建自己的品牌,開拓市場,促進板栗的精深加工,提高產品的檔次,促進板栗的增值。推行契約式種植,形成“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建立種植-收購-生產-銷售的穩定流通體系,保證栗農生產有目標、技術有依靠、收入有保證,這樣在有優質板栗原料基礎上實現產品多樣化,提高板栗經濟效益,保證板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