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畜牧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我國的發展和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畜牧生產結構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在畜牧生產中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何采取有效對策解決這些問題已成為我國畜牧業的重大課題,這對于促進我國畜牧生產的健康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畜牧生產現狀分析
從總體來看,目前我國畜牧生產中出現了畜種結構單一、老齡牲畜比重過大及商品畜缺乏、特色水禽產量較少等現狀。通過對這些現狀的調查及分析,發現之所以出現這種現狀是由于在我國畜牧生產中還存在著一些較嚴重的問題。主要問題有:一是我國畜牧生產發展不快,畜牧產業發展不全。當前,我國畜牧生產只是單純意義上的畜牧養殖,畜牧業其他相關產業發展嚴重滯后,飼料加工、肉類加工、乳品加工等畜產品加工業發展較慢,同時畜牧業中介組織、市場體系等建設也不夠完善。二是我國畜牧生產集約化程度較低,以致帶來諸如防疫工作難以落實、生產水平難以提高、抗市場風險能力弱等一系列問題,導致產品影響力小,缺乏市場競爭力。三是我國畜牧生產安全隱患大,質量安全體系不健全。近幾年,一些影響我國畜牧生產發展的重大動物疫病在畜牧生產中雖然得到較好的控制,但是重大動物疫病仍然存在,并未能徹底消滅,可以說給我國畜牧生產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同時畜牧生產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也不夠完善,畜牧生產未能得到嚴格的控制,使得各種安全問題屢禁不止。另外,畜牧生產需要方方面面提供完善的服務,可當前我國畜牧生產配套服務沒有跟上;各級財政用于發展畜牧生產的投入也很少,以致影響了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綜合上述,現階段我國畜牧生產現狀還不容樂觀,畜牧生產中的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畜牧業發展。為此,認真、深入地分析這些問題,尋找出加快我國畜牧生產發展的具體對策,十分重要。
二、我國畜牧生產的發展對策
針對當前現狀,筆者認為,要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促進我國畜牧生產的健康發展,需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加強政府對我國畜牧生產的政策引導可以說,加強政府的政策引導對轉變畜牧生產增長方式、適應市場變化、提高綜合生產能力都有重要作用。所以,各級政府部門在畜牧生產過程中,一是要加大領導力度,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并制定相應的資金、稅收、貸款、價格等扶持政策,通過政策調節以保證畜牧業生產質量;二是要改革現有單純依靠行政手段抓生產的方法,組織有關部門做好服務工作,及時協調解決養殖中出現的問題。
2、大力發展我國畜產品加工業
一個地區畜禽產品加工發達程度及加工水平的高低,可以說對促進畜產品轉化增值,促進畜牧業經濟發展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為此,在畜牧生產過程中,各地要以發展畜產品深加工、精加工為突破口,積極培育扶持飼料加工、肉類加工、乳品加工等畜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以此帶動我國畜牧業工業化發展,不斷提高我國畜牧業的工業化水平。
3、調整優化我國畜牧品種結構
根據當前我國畜牧生產的現狀,再加上目前我國生豬、家禽、禽蛋市場供應已基本趨于飽和,所以,今后我國畜牧生產的重點應轉向草食家禽和優質水禽生產的發展上來。在穩定豬、禽等生產的基礎上,以發展草食家禽為重點,并充分利用草地、秸稈等資源,重點發展牛、羊等食草節糧型畜禽生產。總之,各地可根據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資源特點,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發展優質水禽生產,以滿足市場需求。
4、完善我國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我國畜牧業健康持續發展,需要專業化、網絡化、配套齊全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支撐。因此,政府應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積極參與社會化服務,將社會化服務納入產業化體系,使之形成產業化利益共同體的主體之一。在信息、技術、良種繁育、疫病防治等服務體系的建設過程中,積極引進和利用外資,加強與各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的緊密聯系,以形成多渠道、多功能的綜合性服務網絡,全面提高我國畜牧業服務品質。另外,我國畜牧生產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良種繁育、疫病預防等環節還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更需要加強畜牧生產安全管理和監控,以此保證我國畜牧生產高投入、高質量,最終獲得高效益。
三、結束語
總的來講,我國畜牧生產是一項投入大、風險大、收益周期相對較長的產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需要我們在弄清楚畜牧生產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對策加以解決,以實現標準化生產,促使我國畜牧生產水平更上一層樓,最終確保我國畜牧業生產得到較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