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國土面積廣闊而人口稀少, 勞動生產率較高, 農業勞動生產率更是居世界前列。加拿大發達的農業得益于完善的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機制。
1. 政府重視資金投入和立法保障
早在1913 年, 加拿大就頒布了《農藝教育法》(AgriculturalInstruction Act) 。1937 年和1939 年, 政府又分別頒布了《失業人員及農業補助法》(Unemployment and Agricultural AssistanceAct) 和《國家林業計劃》(National Forestry Program) , 以促進農業勞動力市場的繁榮。這些早期的法律為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而良好的基礎。加拿大政府對農業職業教育的較大投入,使學校有足夠的資金搞好基礎設施建設。教育科研經費充足, 多媒體、網絡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齊備, 實驗室、圖書館、實習農牧場設備精良, 學校生源充足, 教師待遇豐厚。如奧茲農學院共有教職員工110 人, 阿爾伯塔省政府200l 年撥款1 300 萬加元, 人均達10 萬加元, 另外學校還可創收1 200 多萬加元。
2. 靈活的分層次培養機制
加拿大的高等農業職業教育學院辦學形式十分靈活, 一般都是學歷教育、職業培訓并舉, 如農業大省阿爾伯塔的奧茲農學院和雷克蘭地農學院, 主要以二年制的職業培訓證書班為主, 也有三年制和四年制的學歷教育班。同時, 還根據行業或雇主的需求, 開辦多種形式的短期培訓班。為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加農業職業培訓, 政府制訂了許多優惠政策, 如把畜牧、農業、園藝等12 門綠色證書教育課程引入高中教育階段; 規定綠色證書培訓可以抵農業大學、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或高中教育的學分; 由于加拿大政府給高中學校的撥款和資助與學生所獲得的學分成正比, 促使高中學校對鼓勵學生參加綠色證書培訓產生興趣。
3. 能力本位的課程開發機制
人才的需求是人才培養的原動力。因此,人才培養工作應緊緊圍繞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開展。加拿大的農業科技人才培養課程開發獨具特色, 形成了一個DACum 程序, 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 即指課程開發, 其實質是把人才市場需求和教學實施緊密結合起來的教學體系。在農業科技人才培養課程的開發中, 首先, 各級學院要深入到如養豬場、育肥牛場、家庭農場等農業行業基層, 向行業老板、農場主詢問他們在生產、管理、市場銷售等過程中需要什么崗位的人員, 這些崗位人員都需要具備哪些知識和技能, 以確定是否開設某個專業。之后, 組成行業委員會討論行業需求、所要開發課程的種類及其具體的技能要求, 制訂出課程技能圖表( skill profile) , 用以反映從事這個崗位工作的人員所必須具備的技能。
本文地址:
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7645.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