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國外飼料安全研究進展

4.飼料中二噁英的研究報道
二噁英(Dioxin)全稱分別是多氯二苯并二噁英(簡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簡稱PCDFs),其中PCDDs有75種異構體,PCDFs有135種異構體。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對二噁英的分子結構影響較小,因此,環境中的二噁英很難自然降解消除,毒性十分大。目前國外報道的關于二噁英/多氯聯苯的文獻,主要包括毒理學研究、檢測技術研究及污染狀況監測。IanLai研究了3,3,4,4,5-五氯聯苯(PCB126)對雄性斯普拉格-道利鼠的急性毒性,谷胱甘肽和金屬平衡的狀況,結果證明PCB126能顯著增加肝重(42%),明顯干擾鼠肝和金屬氧化還原平衡、抗氧化劑及酶的水平。KarinWiberg利用加壓溶劑提取技術(PLE)檢測食品和飼料中的二噁英。PLE是一種減小溶劑粘度和增加擴散系數的提取方法,它通過加壓的方式在高于提取溶劑正常沸點的溫度完成提取。所以,該方法與傳統方法如索式提取相比,獲得相同的回收率只需很短的時間(例如幾分鐘),而傳統方法需要幾小時。另外,這種系統非常適合處理固體樣品,而且能夠進一步自動化。HVanderperren介紹了運用蟲熒光素酶生物測試法(CALUX法)檢測飼料中的二噁英類物質,CALUX法是使用基因轉換后的芳香烴受體(AhR)控制下的基因,這個基因可以制造象熒火蟲般熒光的熒光素酶。利用該原理,讓轉換后的細胞和環境中的芳香烴二噁英類物質接觸,使它增加合成CYP1A1蛋白質和熒光素酶蛋白質。然后測定熒光素酶的發光量之后,就可求得樣品中的二噁英TEQ的濃度。該檢測法具有大通量的特點,可以用于飼料樣品的初篩。MDLEaston分別對北美地區飼養的野生大馬哈魚以及市售大馬哈魚飼料的有害物質進行了檢測,包括多氯聯苯、多溴二苯醚、25種有機氯農藥(OPs)、20種多環芳烴(PAHs)、無機汞和甲基汞。檢測結果令人擔心,長期經常食用人工飼養大馬哈魚的人群需注意。DavidJPadula研究了二噁英、多氯聯苯、重金屬、農藥和抗菌劑在澳大利亞南部地區的野生和養殖的藍鰭金槍魚體內的殘留情況,其中野生的5例,養殖的26例,均檢測其可食用部分。結果顯示總汞含量在野生的和養殖的金槍魚體內相差不大;對二噁英和多氯聯苯的檢測發現,野生金槍魚含量較低,養殖的金槍魚體內二噁英是野生的三倍,而多氯聯苯高14倍。檢測未發現農藥和抗菌劑殘留。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