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農作物秸稈畜牧業利用現狀和分析
2013-12-13 飼料人才網

4 發展秸稈畜牧業存在的問題
4.1 對發展秸稈生物飼料重要性的認識不足
各級政府對農作物秸稈的科學利用重視不夠。具體表現在:沒有通過行政手段和宣傳推廣相結合的方法來教育農牧民,一些地方沒有召開過與秸稈利用有關的專題會議和現場會;在政策上缺少對秸稈畜牧業發展的扶持和幫助,沒有及時幫助農牧民解決發展秸稈養畜有關的資金、設備、物資等方面的困難,如農牧民利用秸稈需要建青貯窖、氨化池,需要鍘草機、尿素等設備物資和資金;宣傳工作不到位,農牧民沒有親眼看到秸稈科學利用的好處,對秸稈科學合理利用的經濟價值和巨大效益缺乏認識,
4.3 畜牧業機械化程度普遍低
組織實施秸稈開發利用工程,關鍵是從秸稈收割、粉碎、貯制、加工全面實現機械化。目前玉米秸稈等農作物秸稈主要靠手工收割,不僅費時費力費工,而且在秋收搶農時常常是由于玉米秸收獲不及時造成養分大量流失,影響了貯制的質量。2009年,全區農業機械裝備總動力達到1164.71萬kw,各類配套農機具達到89.91萬部,同比增長19.1%,但畜牧業機械,特別是秸稈收獲、加工、飼喂類機械裝備擁有量低,全區畜牧業機械擁有9.2萬臺,占全區農業機械配套農機具的約10%。
4.4 沒有形成產業化經營的格局
實踐證明,按照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產業化思路,積極實施龍頭帶動、基地輻射、股份聯合辦場、大戶帶動等規模經營模式,是加快秸稈養畜生產產業化經營的出路。內地一些地方按照“政府+農牧戶+企業”型的草業經濟產業化經營模式,由政府牽引,提供一定的公共品和一定政策、實物的扶持,來輔助農牧戶為企業發展提供原料和勞動力等生產資本,進而推動企業的發展壯大,帶動該地區的整個草產業利益主體的發展。新疆在這方面尚處于探索階段,應當將秸稈飼料產業化生產作為今后的發展方向。
5 推進新疆秸稈飼料開發利用的建議
5.1 加強領導,提高對發展秸稈畜牧業的認識
應當從利用秸稈飼料是關系到農牧民增收、農牧業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一件大事的高度來認識,把秸稈開發利用作為一項工程列入畜牧業發展規劃中,制定發展目標和措施。應當采取多種途徑和形式,推進農作物秸稈飼料工程的實施。當前,對于經濟條件好,機械化作業水平較高的地區,要大力推廣實施秸稈聯合收獲,逐步推進秸稈飼料向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向發展。秸稈是一種寶貴資源,各級政府應該象抓棉花生產一樣抓好秸稈飼料的開發與利用。同時,強化組織領導,落實責任,成立由分管領導、農辦、畜牧獸醫局、農業局、財政局、科委、農行、農發行等單位主要負責人任成員的秸稈養畜領導小組,并將青貯等秸稈畜牧業發展工作列入對鄉鎮目標績效考核管理內容。將奶牛、肉牛、羊存欄數量、產奶數量、肉牛肉羊出欄數量、青貯飼料數量等以責任制的形式與各鄉鎮簽訂責任狀,年底進行全面檢查考核,使任務目標真正細化到實處。
5.2 制定切實可行的補貼和鼓勵政策
作物秸稈飼料的開發與利用工作是一項具有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事業,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廣泛支持和資金保障。各地要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通過財政和信貸資金投入引導,建立以社會和農牧民為主體的多成分、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對秸稈飼料開發與利用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購置大、中型秸稈飼料開發機具,給予一定補貼。對農作物秸稈飼料開發與利用的示范區建設和相關技術的科研開發、試驗、示范經費上予以支持,促進農作物秸稈飼料的開發工作再上新的臺階。
5.3 建立示范基地,發揮示范輻射作用
在國家秸稈養畜項目的帶動下,各級要根據各地實際,發現和培植一批特點鮮明、示范帶動作用強的秸稈飼料應用示范鄉鎮、示范村和專業大戶,依靠典型引路,帶動面上工作的開展。通過示范點建設和發展,以點帶面、以鄉帶縣、點面結合、全面開花。
發揮重點示范戶和秸稈養畜大戶的模范帶動作用。在食草家畜養殖量較大的集中地區,鼓勵和支持那些秸稈養畜大戶,發揮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
通過他們在秸稈科學利用中所作出的成效(主要是食草家畜養殖上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對周圍的養殖戶和種植戶起言傳身教和示范帶動作用。這種實際效果的影響力往往是最好的宣傳教育,具有很強的號召性和鼓動性。即抓好一個典型,帶動一大片群眾,讓農民親眼看到秸稈利用的實際效果。
5.4 多種渠道做好宣傳發動和推廣工作
定期召開秸稈畜牧業情況通報會,積極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引導作用,深入基層了解情況,樹立典型、總結典型、宣傳典型。通過舉辦秸稈養畜現場會、演示會,組織農機科技下鄉,趕科技大集,出動宣傳車,印發宣傳資料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走進農牧區,貼近農牧民,廣泛宣傳秸稈合理利用的知識,宣傳秸稈飼料開發與利用的致富典型,使秸稈利用和秸稈飼料開發的政策、好處家喻戶曉,讓農民群眾真正知其理、懂其義、明其利,不斷提高全社會的認識水平和環境保護意識,增強廣大農民群眾利用農作物秸稈資源的自覺性。
5.5 加強秸稈利用新技術的研究推廣
當前,在工業領域等其他途徑秸稈利用消耗量還十分有限,實現秸稈養畜、過腹還田、培肥改土依然是農作物秸稈利用的主要出路。近年來,隨著新型加工機械的問世和普及,秸稈飼料化出現了許多新的技術,如秸稈青貯技術中的小型裹包青貯和袋式青貯技術以及秸稈混合顆粒飼料加工技術等。生產實踐證明,秸稈經微貯處理,由于發酵過程中高效活性菌種的作用,使粗硬秸稈變得柔軟并具有酸香味,刺激家畜的食欲,提高采食量,一般采食速度可提高43%,采食量可增加20%,長期飼喂,無毒害作用,安全可靠。具有成本低,效益高,能提高消化率和營養價值,適口性好,采食量高等特點。據測算:3kg 微貯秸稈相當于1kg 玉米的營養價值。而且農作物秸稈飼料具有資源穩固,飼料來源廣,秸稈微貯飼料制作季節長,與農業不爭勞力,不誤農時,制作簡便,飼喂方便等優勢。因此,發揮新疆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開發農作物秸稈、林果枝葉、農副產品加工等新的飼料資源,加強秸稈飼料利用新技術的研究推廣,促進節糧型畜牧業的發展十分緊迫。

本文地址: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14671.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5A農業人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