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肉牛品種介紹

1、雷瓊牛
雷瓊牛乃中國最南端的瘤牛品種,為廣東省雷州半島所產的徐聞黃牛(也稱雷州黃牛),與海南省所產的海南黃牛的合稱。
雷瓊牛體型外貌 公牛角長,略彎曲或直立稍向外彎,母牛角短或無角。垂皮發達。公牛肩峰隆起,高達 13~ 17 厘米 ,故也稱海南高峰牛。尾根高,尾長且叢生黑毛。四肢結實,管圍略細,蹄堅實。皮薄而有彈性。被毛細短富光澤。毛色以黃色居多,其次為黑色或不同深淺的褐色。大部分牛表現有十三黑的特征,即鼻鏡、眼瞼、耳尖、四蹄、尾帚、背線和陰戶及陰囊下部為黑色。
雷瓊牛生產性能 中下等膘情的牛屠宰,平均屠宰率為 49.6% 。在當地焦蟲病危害引進牛種的情況下,雷瓊牛無發病的報道。
2、棗北牛
棗北牛是南方平原地區牛種,體型較大,主產于湖北省襄陽地區。
體型外貌 棗北牛體型中等偏大,結構勻稱,皮薄毛細,骨骼較粗壯,肌肉發達結實。角形以迎風角為多。胸較寬深,腹圓大,背腰平。四肢干燥有力。公牛頭方額寬,頸粗短,肩峰發達;母牛頭較窄長、清秀、頸細長平直。毛色以淺黃、紅、草白為多,全身毛色在四肢、陰戶下部和胸腹底部較淡,背線及腹胸兩側色較深。
生產性能 8~14 月齡牛未經育肥的,平均屠宰率為 47.4% ,凈肉率 36.3% ,骨肉比 1 3.3 ,眼肌面積 56.5 平方厘米。
繁殖性能 母牛初情期為 8~14 月齡,發情周期為 15~20 天,持續期 2~3 天,能四季發情,妊娠期 270~290 天,平均 285 天,母牛 2 歲左右產犢。一般三年二胎。公牛一般二歲后開始配種。
3、巴山牛
巴山牛為原產于四川境內的宣漢牛,湖北境內的廟埡牛和陜西境內的秦巴牛,因都在巴山山脈,因此統稱為巴山牛。巴山牛具有南方山地瘤牛特點。
體型外貌 角有“龍門”、“芋頭”、“羊叉”等角形。頸側褶皺明顯,垂皮發達,多從腭下一直延伸到前胸,平均長 93.3 厘米 ,寬 19.7 厘米 。公牛甲高而寬,肩峰隆起、高大而圓。峰型分高聳型和饅頭型。以高聳型為多,此種峰型從前端底部到峰頂漸向后上方傾斜。饅頭型的峰型較小,無傾斜。中軀較短,背腰平直,結合良好,腹部充實飽滿。母牛肩峰低或無肩峰。被毛細密,毛色以紅黃色為主,鼻鏡黑色者占 57.7%, 肉色占 15.8% ,其余為黑紅相間。
生產性能 未經育肥的牛平均屠宰率為 52.56%, 凈肉率 41.63% ,骨肉比 1 4.3 。眼肌面積 52.4 平方厘米。
繁殖性能 母牛開始配種年齡為 24 ~30月齡,妊娠期 281 天,母牛常年發情,以 4 ~ 9 月份為多。公牛 2.5 歲開始配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