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加快發展食品產業集群。推廣產業集群示范,在具有資源優勢、物流和消費集中的地區,依托經濟實力好、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食品骨干企業,增強配套功能,加強專業分工協作,整合品牌、市場、技術等資源,發展一批上規模、上水平的現代食品工業園區,培育形成以骨干企業為龍頭、“專、精、特”中小企業為支撐,配套檢驗檢測、人才培訓、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物流建設、融資平臺等多項生產性服務業,推動食品工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資源節約、特色突出的現代食品產業集群。
促進全產業鏈的有效銜接。鼓勵食品工業企業積極向上、下游產業延伸和相互協作,建立從原料生產到終端消費各環節在內的全產業鏈,促進各環節有效銜接,加快產業鏈間的集成融合,實現優勢互補、信息共享、協調發展。
“十二五”時期食品加工園區(基地)建設重點
重點方向 | 發展重點 |
產業集聚發展 | 加大對食品加工園區(基地)和產業集群產業升級、節能減排等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大力支持一批信息、研發、檢測、培訓、物流等服務平臺的建設。支持集群骨干企業的研發、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等,發揮在輻射帶動、技術示范、信息擴散和銷售網絡中的龍頭作用,全面帶動和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特色、有競爭力的食品產業集群。 |
推進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支持食品企業與信息技術企業合作,開發應用可追溯信息技術,建立集信息、標識、數據共享、網絡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食品可追溯信息系統。重點推進乳制品、肉類、酒類等行業食品可追溯體系建設。
推進物聯網技術的示范應用。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施食品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推進物聯網技術在種養殖、收購、加工、儲運、銷售等各個環節的應用,逐步實現對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關鍵信息的采集、管理和監控。
完善食品生產企業的信息化服務體系。進一步發揮政府部門、行業組織、企業綜合服務機構、信息化服務提供商等的積極作用,推動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公共應用平臺等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服務網點為載體、以培訓服務為重點、以公共信息服務為支撐”的食品工業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專業的信息化應用服務,促進食品工業企業的“兩化”融合。建立健全食品工業監測分析與預警體系。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