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就與挑戰
一、“十一五”時期飼料工業發展成就 “十一五”期間,飼料工業抓住國民經濟實力快速增長、強農惠農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高的戰略機遇,克服養殖業波動、國際金融危機、質量安全事件等不利因素沖擊,始終堅持擴大內需拓市場、規范企業強基礎、轉變方式促提升、加強監管保安全的發展方向,繼續保持穩定發展勢頭。飼料工業的發展,為保證動物性食品穩定供應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為數百萬人創造了就業崗位,在推動新農村建設、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帶動養殖業生產方式轉變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一)產量持續較快增長。2010年,工業飼料總產量1.62億噸、總產值4936億元,分別是2005年的1.5倍和1.8倍,年均增長率分別達8.6%和12.5%,世界飼料生產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其中,配合飼料、濃縮飼料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量分別為1.30億噸、2648萬噸和579萬噸,與2005年相比,分別增長67.1%、6.0%和22.7%。 (二)產品質量穩步提升。農業部和各級飼料管理部門以嚴厲打擊違禁添加物為重點,持續開展飼料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著力強化監督檢測和日常監管,飼料產品質量穩步提高,安全狀況不斷改善。在監測指標不斷增加的情況下,2010年全國飼料產品質量合格率達93.89%,比2005年提高1.5個百分點;飼料中違禁添加物檢出率持續下降,商品飼料中連續6年未檢出“瘦肉精”。 (三)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飼料行業聯合、重組、兼并步伐加快,飼料行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呈現新格局。2010年,全國飼料生產企業10843家,比2005年減少4675家;年產50萬噸以上的飼料企業或企業集團30家,飼料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42%,分別比2005年增加13家和17個百分點。一批大型飼料企業向養殖、屠宰、加工等環節延伸產業鏈,成為養殖業產業化發展的骨干力量。 (四)國產飼料添加劑優勢突顯。除蛋氨酸仍主要依賴進口外,主要飼料級氨基酸不僅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而且成為全球重要的氨基酸供應基地。2010年賴氨酸、蘇氨酸和色氨酸產量分別達到64.0萬噸、6.5萬噸和1170噸;飼料生產所需的14種維生素全部實現國產化,2010年總產量62.5萬噸,占國際市場份額達50%以上。 (五)技術支撐能力不斷增強。飼料機械制造業專業化發展迅速,能夠生產數十個系列、200余種產品,不僅滿足國內飼料生產需要,而且遠銷國際市場。飼料科技投入穩步增加,技術創新能力明顯增強,配合飼料轉化率繼續提高,對養殖業技術進步的貢獻率達50%以上。全國飼料生產企業62.1萬員工中,37.0%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比2005年提高11.2個百分點,成為現代養殖技術推廣的中堅力量。 (六)監督管理體系日益健全。《飼料生產企業審查辦法》、《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范》相繼發布,《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再次修訂,飼料標準化工作穩步推進,以《條例》為核心、配套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為基礎的飼料法規標準體系基本健全。經過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和保障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等重大活動考驗,以國家飼料質檢中心為龍頭、部省級質檢中心為骨干的飼料質檢體系能力大幅提升。 二、“十二五”飼料工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十二五”期間,我國飼料工業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鎮化進程加快,動物性產品需求仍呈剛性增長,飼料工業還有較大市場潛力;隨著養殖業生產方式加快轉變,尤其是標準化規模養殖加速發展,飼料工業對養殖業的支撐地位將更加突出,產業拓展的空間也更為廣闊。與此同時,未來五年飼料工業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新的矛盾和問題更加突出,保持全面均衡持續發展的難度越來越大,對飼料工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飼料資源結構性制約突出。我國豆粕生產主要依靠進口大豆,2010年進口大豆5480萬噸,對進口的依存度達75%,魚粉進口依存度也在70%以上。飼用玉米用量已超過1.1億噸,占國內玉米年產量的64%,玉米供應日趨緊張。長遠來看,隨著養殖業和飼料工業持續發展,大宗飼料原料的供求矛盾將進一步加劇,飼料原料價格不斷上漲、波動更加頻繁是必然趨勢。 (二)質量安全形勢日趨復雜。飼料安全是動物性食品安全的基礎,社會關注度和媒體聚焦度不斷加大。非法使用違禁添加物、制售假冒偽劣飼料等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生產、流通和使用等環節質量安全隱患依然存在。這些問題是監管薄弱、主體復雜、誠信缺失等各種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 (三)產業整體素質仍然較低。我國飼料行業總體上仍處于轉型提升階段,各方面素質有待提高。從生產環節看,全國飼料生產企業超過1萬家,大部分是中小企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企業低水平經營、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場無序競爭等問題突出;從經營環節看,全國飼料銷售門店數十萬家,法律法規意識淡薄,拆包、分裝、前店后廠等現象依然存在。從使用環節看,養殖場戶數量過億,養殖者總體素質不高,濫用飼料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物的行為時有發生。 (四)科技支撐依然不足。總體來看,飼料科技領域引進技術多,自主創新少,一般性科技成果多,重大突破性成果少。科研與技術推廣結合不緊密,成果轉化速度慢,水平不高。未來五年,隨著現代養殖業加快推進,飼料行業科技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節能減排等方面面臨艱巨的任務。 (五)政策環境有待優化。近年來,大宗飼料原料價格上漲明顯,能源、運輸和勞動力等成本也大幅上升,飼料行業盈利水平逐年下滑,不僅影響飼料工業和養殖業發展,還會傳導至消費市場,導致動物性食品價格上漲。此外,飼料工業還面臨抗風險能力薄弱,技術改造滯后,貸款難、用地難等問題,嚴重制約行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