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科教興農”、服務“三農”為己任,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
高等農業院校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時代背景下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四川農業大學堅持服務
“三農”的方向不動搖,堅持“科教興農”和“科教興川”的戰略不動搖,創新教育教學理念,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學校高度重視培養學生心系“三農”的意識。學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多次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將心系“三農”、服務“三農”理念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中。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增設
“農學概論、農業產業化概論、現代農業經營實踐、農業政策與法規”等與農業現代化有關的課程,設置獨立實驗課程,擴大選修課范圍,力求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走多樣化人才培養之路。2007年學校植物生產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獲國家級立項,學校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膽探索為新農村建設和西部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拔尖人才和復合型實用人才新路。
二、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學校面向“三農”,將優勢傳統專業的專業方向發展為新專業、研究生專業向下拓展為新的本科專業、學科交叉培育新專業、在多年專科或輔修專業的基礎上新辦社會急需的專業,多種途徑逐年調整和增設新專業。近年來,先后增設了法學(涉農)、食品質量與安全、農業水利工程等 30個近農非農專業,這些專業培養了現代農業產業鏈延伸所需的人才,同時,也主動適應了西部地區新興產業開發、結構調整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
經過百年的發展和幾代人的艱苦奮斗,我校形成以作物學、畜牧學、獸醫學、森林培育學、園藝學、土壤學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得到同行公認的優勢學科,打造了一批與重點學科相匹配的、有一定影響的優勢特色專業。我校的農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林學、園藝和農業資源與環境 6個專業被批準為國家級特色專業,農林經濟管理、植物保護、草業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土地資源與管理和園林專業 6個專業被批準為省級特色專業。這些優勢特色專業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