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 陳正祥:《中國歷史、文化地理圖冊》,1983,東京大學出版。
[2] 繆進鴻:《長江三角洲與其他地區人才的比較研究》,《教育研究》,1991NO1。
[3] 游修齡:《〈本草綱目〉谷部的生物學和農學特色》,紀念李時珍誕辰478周年紀念論文集,1988年。
[4] 游修齡:《從大型農書體系比較試論〈農政全書〉的特色與成就》,《中國農史》1983年3期。
[5]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前635年)。
[6] 吳旻:《優生學》,《生物學通報》,1983年4期。
[7] 《后漢書·馮勤傳》。
[8] 余紹華:《優生學與提高人口質量》,《生物學通報》1989年2期。
[9] 梁家勉主編:《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第八章,農業出版社。
[10] 清·趙翼(1727~1814):《甌北詩抄》米荒詩之一。
[11] 曹幸穗:《日本〈會津農書〉中的稻作技術》,《中國農史》,1986年1期。
[12] 據繆進鴻統計,見《長江三角洲與其他地區人才的比較研究》,《教育研究》,1991NO1。
[13]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序。
[14] 元·王楨:《農桑通訣》之四,勸助篇。
[15] 梁啟超:《西書提要的農學總序》,《飲水室文集》卷四,中華書局1936年版。
[16] 張謇:《請興師動眾農會奏》,《戊戌變法》二,307頁。
[17] 梁啟超:《農學報》序。
[18] 《人民日報》海外版,1988年2月10日。
[19] FAO,《1989年生產年鑒》(中文版),1990年。
[20] 《中國人口統計年鑒》1990年。
[21] 《世界經濟導報》,1989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