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ygw0y"></strike>
    <strike id="ygw0y"><s id="ygw0y"></s></strike>
  •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農業人才網 >> 行業資訊 >> 果蔬 >> 正文

    柳州市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2011-11-23 網絡

        一直以來。柳州市各級政府十分重視“菜藍子”工程的建設。經過多年努力。柳州市蔬菜實現了由長期短缺、品種單一向總量供求基本平衡的轉變。但自2002年全市行政區劃重新調整后。大量的蔬菜基地轉型,老基地蔬菜種植面積銳減,新基地建設緩慢,使原有的種植結構被打破,蔬菜的均衡、有效供給受到影響。現將全市蔬菜產業發展狀況介紹如下。

        1 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1.1 生產穩步發展.生產區域化逐漸形成

        2002年柳州市行政區劃重新調整后,柳州市新增加了鹿寨縣、融安縣、融水縣、三江縣4個縣。蔬菜常年基地面積增加到3.733 3萬hm2。占柳州市耕地總面積的16%。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蔬菜產業布局的不斷調整,生產區域化格局逐漸形成。按地域布局分四大塊:一是以柳江縣、鹿寨縣和柳城縣為蔬菜生產的主產區,以種植大宗蔬菜為主;二是以融安縣為主的特色蔬菜種植區;三是以融水縣、三江縣為主的高山反季節蔬菜、山野特菜生產區;四是以四城區為主的短期葉菜生產區。產業區域布局特色日漸清晰。

        1.2 蔬菜供應充足。品牌特色鮮明

        隨著商品蔬菜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蔬菜市場交易活躍.全年蔬菜供應充足,品種豐富多樣。柳州市每月蔬菜產量均穩定在7萬t以上,最高月份超過20萬t。據測算,柳州市人均每年可自給蔬菜0.503 t(以350萬人口計算),大大超過全國居民人年平均蔬菜銷售量。名特優新和無公害蔬菜顯著增加,出現了百朋蓮藕、三都生姜、太陽村韭黃、寨沙淮山、融安小洲頭菜等特色蔬菜品種20個。通過融安廣融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柳江桂樂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柳州市錦仁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等蔬菜重點龍頭企業,注冊了“廣融”、“上等”、“柳蔬”等商標,產品主銷北京、上海、湖北、湖南等地。帶動基地的周邊蔬菜生產,增加農民收入。

        1.3 蔬菜質量快速提升

        柳州市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以來,無公害蔬菜迅速發展。通過大力推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采取蔬菜農藥殘留檢測制度和市場準入制等措施,使得全市蔬菜安全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截至2010年,全市蔬菜基地已通過無公害認定。全市有豆角、辣椒、韭黃、蓮藕等53個蔬菜產品通過了國家農業部的無公害產品認證;柳江縣蓮藕、生姜產品還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實現了柳州市綠色蔬菜產品認證零的突破。柳州市的蔬菜質量安全監控體系在廣西地區處于領先的地位。近年來。全市的蔬菜安全系數有大幅度的提高。目前蔬菜農殘檢測合格率均穩定在98%以上。蔬菜質量明顯提高。

        1.4 科技進步加快。科教興菜邁出新步伐

        柳州市大力引進和推廣先進實用的蔬菜科學新技術、新方法、新品種,切實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動了蔬菜生產的發展。依托“種子工程”、“教育培訓工程”等基礎工程的實旆,有效地示范、推廣了蔬菜反季節種植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蔬菜嫁接防病技術等一系列先進適用的蔬菜新技術。依靠科技改善蔬菜的品質,提高蔬菜生產效益[1]。此外。建立了柳州市農業信息網絡中心,利用網絡技術為蔬菜生產提供技術咨詢指導和流通信息服務。加強對廣大農民開展蔬菜實用技術的教育培訓和“綠色證書”培訓。大力實施種子工程,良種普及率達85%以上,蔬菜新技術、新成果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率在50%以上。

        1.5 蔬菜經營模式多樣。加工業、產業化經營正在發展

        蔬菜在20世紀90年代前主要由國營蔬菜公司經營,到2000年,鼓勵和支持社會企業、私營業主、蔬菜販運大戶、承包種植大戶、農民經紀人廣泛參與。成立蔬菜產銷協會、農民專業協會、實踐公司+農戶、企業+基地+農戶、訂單農業等多樣新型經營模式,為柳州市蔬菜產業發展帶來了資金、技術、市場和管理經驗,示范帶動了蔬菜的規范化栽培、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成為當今蔬菜產業化經營的新模式。近年來,在全市興建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民營加工企業。如柳州市雙喜醬料廠、柳州市福民食品有限公司和廣融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加工產品有蘿卜、辣椒、頭菜、姜、食用菌、豆角等,年加工量約為1萬t,全市的蔬菜加工業在蔬菜生產的穩步發展中逐漸發展。

     

    [NextPage]

        2 蔬菜產業存在的問題

        2.1 科技、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

        現有的科技服務體系滯后于產業發展。科技服務體系只有市、縣2級,且有的縣級服務體系才剛形成;鄉鎮的科技服務體系,由于機構精簡,人員大幅減少,且從事蔬菜技術推廣工作的技術人員基本上以原糧油專業為主,形同虛設;在村級。技術下移形成斷層。市場信息服務相對滯后,農民與市場的聯系不夠緊密,蔬菜生產與市場流通渠道不夠順暢,技術保障和服務體系建設不適應產業發展要求。

        2.2 蔬菜生產基地基礎設施薄弱。市場保障能力較弱

        柳州市常供蔬菜主要來自四城區、柳江縣及鹿寨縣,而短期葉菜主要靠四城區供應。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工業的快速發展,四城區蔬菜基地面積銳減,導致短期葉菜的生產數量減少;隨著城市人口增加,葉菜需求數量增加,兩者之間的矛盾曰漸顯現。全市大多數蔬菜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已經不能有效抵御自然災害,很多20世紀8O一9O年代興建的傳統蔬菜基地基礎設施,陳舊老化;新形成的基地農業基礎設施不配套,還未形成完善的旱澇保收排灌系統和堅固的防洪減災體系。近幾年,洪災、暴雨、內澇對蔬菜生產和供應造成了很大影響,柳州市缺乏基礎設施好、生產水平高、規模大的核心蔬菜保障基地。因此,保障市場有效供應的蔬菜生產能力還比較弱冊。

        2.3 蔬菜規模化種植程度低。蔬菜質量安全隱患仍然存在

        目前,柳州市蔬菜生產仍以農戶分散經營為主,經營規模小。集約化程度低。許多蔬菜基地仍以種植大宗蔬菜為主,不能根據季節和市場的變化調整品種結構,結構性、季節性供求矛盾較突出,均衡供應程度不強,蔬菜價格季節性波動較大。蔬菜生產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低,不能有效地推行標準化種植.難以對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進行有效地監管[3].加之農民的無公害生產意識水平較低。安全隱患仍然存在。

        2.4 蔬菜加工能力低。蔬菜流通體系不夠完善

        柳州市在蔬菜產品的加工、儲藏保鮮和包裝創品牌方面薄弱。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在國內有較高知名度的名牌產品基本沒有,以蔬菜為主的加工企業少。雖然有少數民營加工企業,但加工工藝和技術比較落后,年加工量約1萬t,不到蔬菜年總產量的l%。蔬菜批發市場和產地集散市場少且規模小,蔬菜集散能力較弱,目前尚未有對任何~家農貿市場認證為綠色市場;蔬菜物流配送業務小,配送企業規模不大,與全市無公害蔬菜(放心菜)的發展不相適應。且缺少輻射全國、上檔次、多功能、綜合化、結算交易電子化、服務程度較高的大型蔬菜專業批發交易市場。

     

    [NextPage]

       3 柳州市蔬菜產業發展建議

        3.1 加大對蔬菜產業投入和扶持力度

        蔬菜產業要有長足的發展,需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尤其是在發展蔬菜產業化、信息化、商品化等方面,均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支持。一是對龍頭企業、蔬菜加工企業,中央、自治區、柳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優惠的政策措施,在財政投入、融資擔保、貸款貼息、稅收優惠、建設用地、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市委、市政府著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速柳州市龍頭企業快速發展,進一步發揮其產業化經營的輻射帶動作用[4]。二是加快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骨干和優勢特色基地的基礎及配套設施建設。加大財政資金技術、政策投入,確保蔬菜基地綜合生產能力和防災抗災能力。

        3.2 強化蔬菜產業的科技支撐

        農科推廣機構和隊伍建設關系著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在人員配置、辦公設施、信息網絡、示范基地等建設方面,設立專項資金扶持;在蔬菜育種、發展循環經濟,維護生產基地生態環境及貯存保鮮與加工等重大關鍵技術的科技攻關、技術開發和應用方面,加大財政經費投入[5]。搞好技術服務體系和信息網絡建設,開展廣泛的技術與信息交流互動,加強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全面提高農民的科學技術水平和行業素質,采取有效措施和各種渠道,對農民進行科普培訓和技術培訓,建立有力的蔬菜科技支撐體系[6]。

       3.3 增強蔬菜生產抗風險能力

        蔬菜生產由于受自然條件、市場環境影響比較大。為抵御災害、穩定生產、保障供應,進一步增強蔬菜企業和菜農抵抗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從全市蔬菜生產的實際情況出發,每年按蔬菜產值的1%比例提取資金,用于建立蔬菜生產風險專項基金;有針對性地實施蔬菜生產保障補貼,對遭受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造成的重大損失,進行必要的補償:對引導安全監管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預防措施進行必要的補助。保障市場產品供應,確保農民增收及蔬菜質量安全。

        3.4 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要長足、持續發展蔬菜產業,必須推進蔬菜產業的現代化建設。采取有效措施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尤其要防止對環境與產品的污染。以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為前提。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腳。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降低污染物、廢棄物物的排放.重視廢物循環利用,積極推行有機農業、綠色食品生產模式與配套技術,把蔬菜生產與畜、禽、漁業生產緊密結合起來[1],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本文地址: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4870.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
    文章錄入:朗晴    責任編輯:耕農 
    【字體: 】【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相關文章
    中國農業人才網及旗下網站 版權所有 2003- ©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服務價格 | 付款方式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中國農業人才網及旗下網站為您提供畜牧人才種植人才農資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職招聘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18禁成年无码免费网站无遮挡|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不卡|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无码少妇A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白嫩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区百度|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日韩无码系列综合区|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性色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国产午夜鲁丝无码拍拍|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