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ygw0y"></strike>
    <strike id="ygw0y"><s id="ygw0y"></s></strike>
  •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農業人才網 >> 行業資訊 >> 果蔬 >> 正文

    新鄉市無公害蔬菜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2011-11-23 網絡

        新鄉市地處河南省北部,南臨黃河,與省會鄭州、古都開封隔河相望,為豫北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在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地處黃河中下游,屬暖溫帶大陸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降水集中,全年無霜期205 d左右,年均氣溫14℃,年均降水量573.4 mm,總面積8 169 km2 ,平原面積占78%,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水資源豐沛,黃河流經新鄉地區170 km,流域面積達4 558 km2 。豐富的資源為新鄉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歷史上就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蔬菜適宜產區。

        據史料記載,新鄉市有著悠久的種菜歷史,品質優良,涌現出延津縣小潭紅蘿卜、太山大白菜、太山黃瓜、封芹、輝縣高山土豆等一批遠近聞名的蔬菜品種。據《封丘縣志》記載,“芹菜四季均有。而春種、夏移、冬成者,嫩而無渣,為封丘特產,遠近馳名”。據《獲嘉縣志》記載,自宋朝年間就享有“太山黃瓜進京城”和“混湯白菜”之盛譽;而小潭紅蘿卜大明年間作為貢品獻給皇帝,遠近聞名。

        1 新鄉市無公害蔬菜生產現狀

        1.1 無公害蔬菜質量安全工作體系基本建立

        為了促進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的順利發展,新鄉市于2002年成立了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公室”、“農業環境監測管理站”。2004年在縣區范圍內建立6個無公害蔬菜檢測點,2005年,市農業局又成立了“新鄉市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負責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的質量監督檢測。2007年各縣區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體系基本形成。

        1.2 無公害蔬菜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2003年新鄉市無公害蔬菜生產面積1.2萬畝。2004年達N5.6萬畝。至2007年,全市已發展面積16.12萬畝,獲產地認證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24個,產品認證41個,共申請注冊商標5個。

        1.3 無公害蔬菜標準化工作初見成效

        制定并發布了新鄉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法,制定并發布了黃瓜、白菜、芹菜、番茄、食用菌、蔬菜產地環境等15個地方標準,并于 2006年12月31日 開始實施。

        1.4 合作經濟組織得到較快發展

        全市共發展無公害蔬菜合作組織3家,社員1300家,帶動蔬菜種植戶2 300戶,面積達0.45萬畝,年產值達1.5億元,已成為規范指導無公害蔬菜生產的主要力量。

        2 存在的問題分析

    新鄉市無公害蔬菜生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保持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但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

        2.1 消費群體和社會氛圍還未形成

        新鄉市消費者對無公害蔬菜的認同感比較滯后,無公害蔬菜缺乏消費氛圍。消費者對無公害蔬菜概念、意義及其相關內容了解還很不夠,認識不清,了解片面。對無公害蔬菜持懷疑態度,也就很難在社會上形成無公害蔬菜消費的意識和氛圍。

        2.2 生產者質量安全意識亟待提高

        新鄉市無公害蔬菜生產者質量安全意識相當缺乏。一是生產者對無公害蔬菜生產認識程度偏低;二是生產者的責任和道德意識淡薄;三是生產者濫用農藥問題嚴重,缺乏科學使用農藥常識;四是合理施肥意識有待提高。

        2.3 市場監管和檢測機制尚未形成

        監管措施的到位與否直接關系到無公害蔬菜發展的關鍵。通過對新鄉市6個農貿市場調查發現,貼有無公害蔬菜標志的產品極少,而走街串巷、無固定攤位的蔬菜經營戶隨處可見。超市銷售的蔬菜絕大部分是沒有經過加工整理的粗產品,只有極少數有品牌、有標示、有包裝。雖然大型農貿市場和超市配備了農殘速測儀,但真正每天進行檢測的沒有幾家,大多流于形式,因此,對超市、農貿市場蔬菜實行真正意義上的市場準人難度還是相當大的。

        2.4 實用技術研究與推廣服務不到位

        農民普遍對無公害蔬菜防治病蟲和合理施肥技術沒有掌握,對生物防治、新農藥、生物肥料和物理防治等方法了解不多,不知道怎么使用,不熟悉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基本要求。而在基層技術推廣的農業技術人員中,懂蔬菜栽培和病蟲害防治的人并不多,很難滿足推廣無公害蔬菜生產的需求。

        2.5 認識不到位。資金短缺

        部分縣市部門領導對無公害蔬菜還存在認識上的差距,對發展無公害蔬菜重要性及緊迫性認識不足,未將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工作的具體措施少、力度弱,經費短缺。

     

    [NextPage]

        2.6 企業競爭力不強。規模小、綜合效益低

        目前,新鄉市有關無公害蔬菜生產、加工的企業少,規模小,市場競爭力有待提高。企業產品的品種、品質與市場需求存在差距,與應季蔬菜在品種、品質上沒有多大差異,沒有自己的特色,與應季蔬菜拉不開差距。銷售者經營無公害蔬菜在經濟效益上不明顯,綜合效益難以凸現。

        3 新鄉市無公害蔬菜發展對策措施

        3.1 廣泛宣傳,在全社會營造質量安全環境和氛圍

        政府應加強引導,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及印發宣傳材料和農業科技簡訊等多種形式宣傳蔬菜無公害蔬菜生產的重要意義,提高全社會的質量安全意識,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強大社會輿論氛圍。同時注重培養生產者的自律意識、公德意識、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自覺按無公害標準進行生產。在思想上提高蔬菜的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認識,在行動上主動地把無公害蔬菜生產、經營和消費與自身的直接利益聯系起來,成為自覺意識。在全市上下形成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有關部門全力抓好、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積極參與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濃厚氛圍。

        3.2 依靠政府引導,逐步完善市場運作機制

        無公害蔬菜與任何商品一樣,也遵循市場規律,蔬菜只有進入市場,才能顯現它的經濟效益。只有優質優價,才能激發農民實施無公害生產的積極性。實現“優質優價”,必須依靠政府支持,完善相關配套的生產、流通、信息、引資規章政策及市場信息咨詢服務體系。加強對無公害蔬菜生產的資金投人,把無公害蔬菜各項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鼓勵和支持大公司、大企業參與無公害蔬菜的項目開發,通過減免稅收、增加周轉金和低息或貼息貸款等形式,來促進和推動“優質優價”無公害蔬菜市場軟硬件的配套建設。切實加強蔬菜的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的監督檢查,對檢驗合格蔬菜的產地和產品實施標識管理,根據不同種類蔬菜產品的特點,逐步推行產品分級包裝上市和產地標識制度。加大對無公害蔬菜的營銷宣傳力度,引導消費,實現“優質優價”。

        3.3 從源頭抓起。大力推廣無公害蔬菜生產配套技術

        3.3.1 抓好環境普查,選擇良好種植環境生產無公害蔬菜應選擇無污染的生態環境,因此,抓好全市農業環境狀況調查工作成為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的首要任務。各級政府和有關部f16根據農業環境普查結果,一方面加強被污染環境的整治力度,另一方面按照適地生產、比較利益原則和無公害蔬菜發展原則對現有蔬菜生產布局進行調整,使無公害蔬菜生產實行區域化種植,專業化管理,形成合理規模的生產能力,對不適宜種植區域堅決給予取締。

        3.3.2 科學耕作,合理利用高效農業技術一是選用抗病良種,針對主要病害,選用適宜當地栽培的抗病良種;二是施足有機肥及配方施肥;是加強栽培管理。

        3.3.3 科學合理施用農藥目前,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無公害蔬菜病蟲害仍是主要手段,但無公害蔬菜生產中的農藥施用要嚴格執行國家蔬菜上的農藥殘留量不能超過國家允許的殘留標準,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嚴格農藥施用次數、使用濃度;重視農藥劑型和噴施技術;保護天敵,安全問隔期施藥,商品菜采收前嚴禁施用農藥。

        3.4 建立健全質量標準體系和質量監督管理體系

        3.4.1 完善質量標準體系加快制定符合當地的可操作性強的蔬菜生產技術規程,建立蔬菜標準化推廣網絡。及時清理和修訂過時的農業標準,抓緊制定急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積極采用國家和行業標準,加快與國際標準接軌。提高采標率和標準的普及率。

        3.4.2 完善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加快建設各級蔬菜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機構,配備必要的檢測設備和人員,加強對無公害蔬菜產前環境質量、產中農資投人和相關技術以及產后加工處理及市場質量管理全程質量控制。加強與食品藥品、工商、質檢等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積極推進蔬菜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

        3.4.3 加強蔬菜投入品的監督管理工作加強對農用投入品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和使用高毒、高殘留以及假冒偽劣農用投人品行為。盡快建立健全農業投入品市場準入制度,積極推行蔬菜投入品購銷臺賬制度和蔬菜投入品使用臺賬制度,加大實施農藥等蔬菜生產資料專項整治行動。

        3.4.5 穩步推進無公害蔬菜的產品認證和產品標識管理產品認證是無公害蔬菜的質量控制和監督的有效手段。認證后的產品要建立產地編碼、產銷檔案,在產品的包裝上清楚標明產地、商標、認證標志等有關事項,逐步開展追溯源頭工作,使無公害蔬菜生產從田問到餐桌的全過程都能得到有效監督,真正讓人們吃上安全、優質、營養、放心的無公害蔬菜。

        3.5 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辦好示范樣板

        3.5.1 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圍繞優勢農產品,大力培育區域主導產業,做好優勢區域農產品布局規劃,并積極引導優勢農產品向優勢區域集中發展,建立一批高標準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利用 “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創建一批“四位一體”高效、優質、生態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3.5.2 辦好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遵循試驗、示范、推廣的原則,循序漸進、逐步發展。一是抓好干部培訓工作,辦好農業技術培訓;二是強化監管,堵死源頭,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合理使用農藥;三是建立警示牌,在示范區內建立高毒高殘留農藥警示牌,對農戶進行經常性警示教育,嚴格監督和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及禁用化肥。

        3.6 加快無公害蔬菜產業步伐,實施名牌戰略,提高市場競爭力

        隨著農業產業化“市場牽龍頭、龍頭連基地、基地帶農戶”經營走向的逐漸清晰,扶持一批具有輻射帶動能力的龍頭企業,創建一批對市場頗具吸引力的名牌農業產品,是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手段,是優化農業結構的有效途徑,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競爭力的迫切要求。按統一的技術標準把從事生產、加工的農戶組織起來,進行分戶生產、集中加工、統一銷售,這是適合當前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一種切實有效的組織形式。它不僅有利于迅速擴大農業生產規模,而且有利于大品牌爭奪大市場格局的形成。政府應把無公害蔬菜工作作為農業產業化建設重點,全面實施“放心蔬菜工程”。要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積極進行招商引資,千方百計引進項目、資金、技術、人才,著力無公害蔬菜加工園區建設,加強管理,完善服務,落實相關優惠政策、措施,全力扶持、壯大綠色食品加工企業,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科技創新,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檔次,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更好地實現蔬菜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建設,努力提高蔬菜產業化水平。實施名牌戰略,積極培植名品名牌,牢固樹立質量、信用、特色意識。對已認證的各類蔬菜要盡快申報商標注冊,進一步激發生產者生產種植公害蔬菜的積極性,增強消費者的安全健康意識,推動無公害蔬菜向產業化、規模化、大眾化方向發展。扶持和發展各種形式農產品產銷合作組織、科技專業協會,提高蔬菜產銷組織化程度,開展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服務,以高效的運作機制,形成全新的產業化發展格局,提高市場競爭力,最終使新鄉蔬菜順利進入國際市場。


    本文地址:http://www.qingqingav.com/industry/HTML/4878.html,如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農業人才網
    文章錄入:朗晴    責任編輯:耕農 
    【字體: 】【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相關文章
    中國農業人才網及旗下網站 版權所有 2003- ©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服務價格 | 付款方式 | 幫助中心 | 網站地圖

    中國農業人才網及旗下網站為您提供畜牧人才種植人才農資人才食品人才等求職招聘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日摸日日碰人妻无码|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50岁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区|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av无码 |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国产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2014AV天堂无码一区|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无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 无码少妇A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发布 |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久久无码av三级|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久久|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日韩AV高清无码| 东京热人妻无码人av|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台湾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人妻av无码专区|